北京对特朗普取消中国留学生签证的反应并不像表面上那么愤怒

关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决定撤回中国国籍留学生签证的消息,北京的反应引起了广泛关注。虽然中国领导层正如其所言,公开对这项政策表示不满,认为这是阻碍中国崛起的又一举措,实际上,北京对这一政策的态度并没有那么强烈。

上个月底,美国国务院宣布,将“积极撤销与中国共产党有联系或在关键领域学习的中国学生的签证”,并表示将“加强对未来申请的审查”。这一新政策的发言人表示,目的是为了防止中国在美国大学中利用资源并窃取知识产权。

针对这一政策,中国外交部迅速进行了抗议,但当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上周与特朗普通话时,似乎并未提及这一签证问题,或者外交部认为其在通话要点中不重要,这表明这一问题并不是北京与华盛顿谈判中的优先事项。

北京对于学生签证政策相对冷淡的一个原因可能是,鼓励优秀学生留在国内符合中国当前的战略目标。自上世纪80年代对外开放以来,中国通过培养自己的精英,吸引了大量技术与知识,帮助国家摆脱贫困。现在,中国更希望培养自己的高水平学府,而不是将优秀学生送往美国。

习近平一直强调教育对于中国崛起的重要性。为了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政府在教育领域投入了巨大的资源。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一些顶尖高校,已经在国际上赢得了相当高的认可度,成为科学研究方面的竞争者。

由于政治、文化及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中国希望拥有自己的“哈佛”,而不是让学生在美国接受教育。同时,中国权威人士长期以来十分担心,数十万留学美国的学生可能会接触到不符合国家意愿的民主与自由观念,并获得关于中国的敏感信息,比如1989年的天安门事件。事实上,在美国留学的许多年轻人习惯于享有的美国自由,使得他们倾向于留在美国,而不是回国服务母国。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北京已经开始监控在美国学习的学生,试图将他们的活动限制在党派的范围内,甚至通过骚扰在家中的家人进行威胁。

在中国,政府更容易在宣传框架内限制学生的信息流通,近几年这种宣传已经变得更加严密。国内媒体不断强调美国不安全,尤其是对亚裔的种族歧视和暴力事件,试图营造对美国的不利印象。去年,中国国有媒体新华社曾报道一名在美国的中国学生在机场被拘留和驱逐的悲惨经历,称其他同学也遭遇了类似的命运。

即便在特朗普宣布政策之前,双方的互不信任已经导致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大学中的数量出现下滑。根据国际教育研究所的数据,2019至2020学年度,中国留学生人数曾达到372,000的历史高点,但在2023-2024学年度,这一数字下降至277,000,减少了四分之一。反观印度,已向美国高等学府输送了超过331,000名留学生,超过了中国。

特朗普政府似乎相信,限制中国人获得美国技术、资金以及教育资源,会为美国在对抗中国的过程中带来战略优势。在某些领域,这可能会奏效:限制向中国出口先进半导体技术的确延缓了北京芯片产业的发展。那么,为什么不对高等教育采取同样的措施呢?

从某种角度来看,限制中国学生进入世界顶尖高校,可能会减缓他们的技能提升,从而影响到国家进步。

然而,实际上这种政策的效果可能难以预测。比如,开发出竞争性聊天机器人的中国AI公司DeepSeek,其工程师主要是国内培训的专业人士。而中国学生无法在国内找到的技能,仍然可以在许多其他国家获得。虽然世界上没有多少哈佛,但中国学生可以在其他地方获得良好的教育——比如日本和香港的大学,这些学校正试图吸引那些因特朗普政策而离开的留学生。

相信美国任何政策能够有效遏制中国雄心的想法可能过于天真。“人们早上醒来,教育永远是最重要的。你怎么可能阻止中国人学习世界顶级技能?”咨询公司APCO在中国的主席詹姆斯·麦格雷戈表示,“他们只会去别的地方学习。”

目前,特朗普政府似乎对如何对待中国存在不明确的态度,而这一新签证政策正反映了这种困惑。在与习近平通话后,特朗普在一次简报会上表示:“中国学生来美国,没有问题。我们很荣幸能有他们。 ”

中国领导层当然知道,很多中国家庭仍然希望将年轻的子女送到美国的大学就读。但是与华盛顿相比,北京对于两国关系的未来有着更加单一且明确的理解:习近平似乎把华盛顿视为中国崛起的主要障碍,而将与美国的关系视为需要消除的脆弱之处。从这个角度来看,依赖哈佛教育中国优秀学生反而成为国家安全的风险。因此,特朗普可能实际上是在帮习近平的忙。

图片源于:https://www.theatlantic.com/international/archive/2025/06/student-visas-trump-china/68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