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探索中国的奇妙旅行

最近,我有幸和家人一起探索中国。在31天的旅行中,我的经历让我重新审视了人们对于这个国家的理解。

我意识到,许多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是经过过滤的,而反之亦然。为了分享我的见闻,我记录下了这次的旅行。

我们的旅程从南中部的桂林开始,通过七趟火车和几乎同样多的公交车,最终到达北京。在这次旅行中,我们没有乘坐国内航班或租车,虽然使用了几次滴滴(中国的优步)。

我首先注意到了,在我们访问的每一个中国城市,电动汽车(EV)已经主导了街头。机场内甚至设有电动车专用车道。如今,在中国,电动车的价格已低于内燃机汽车。根据我随意观察到的情况,电动车正在市场和城市街道上占据主导地位。

电动摩托车、滑板车和小型三轮车在城市中随处可见。它们在狭窄的街道上占用较少空间,安静、零排放,并且能够通过插入标准电源插座进行充电。许多滑板车被巧妙地装配上了雨篷和被子,为雨天和寒冷的天气提供保护。

许多电动汽车的体型较小,符合中国人的需求。但是,随着人们财富的增长,想要的大型车辆也在增加。近年来,新车型多为中型轿车和SUV,但幸运的是,超级卡车的趋势尚未达到。

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丰富且便利,甚至在偏远地区和小城镇也是如此。以下是位于阳朔古城附近的充电设施,这里以标志性的喀斯特山峰闻名。

电动滑板车是最好的交通选择之一,我在雨中骑它们非常开心。我们以每天4美元的价格租用电动滑板车。

在成都大熊猫研究基地,连竹子都通过电动汽车进行运输。

在某条街上,每天白天车辆可以进出,进行对商店和餐馆的配送。

而到了晚上,这里又变成了充满活力的步行街,人们和街头小贩聚集在一起。

这条街,从早到晚繁忙的交通,到了夜晚大门关闭,四车道的道路变身为一个充满街边美食、农产品摊位和娱乐设施的长廊。

这条热闹的街道 displays 了城市活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大部分支持这些活跃街道的原因,是由于密集发展的社区。例如在凤凰古城,为了最大化建筑空间,沿着沱江河的房屋和商店使用木桩延伸。

城市之间的旅行主要通过火车进行,而且大多数火车都是电动的。这个铁路网络非常广泛,订票也非常简单;我们都通过 trip.com 进行了预订。

乘客的列车服务通常包括不同睡铺选项的安排。这是一个拥有六个床位的“硬卧”车厢,而“软卧”则是提供两个或四个床位的私人包间。

中国的高铁网络令人称奇。大多数火车都是崭新的,且都准时到达,整洁且都是电力驱动,而非脏兮兮的柴油。

这些火车行驶速度极快,这趟高速列车的时速达到216英里!列车配备了飞机上所体验到的各种便利设施。

火车站的规模各不相同,但许多火车站的规模甚至大于美国的主要机场。在西安(著名的兵马俑附近城市),这座车站的总面积比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罗国际机场大100万平方英尺,拥有18个站台服务34条列车线路。

北京站则以宏伟的历史建筑而闻名,是国家第三大城市中四个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之一。

北京的地铁地图令人震惊。自2008年夏季奥运会扩建了三条线路后,又在2022年冬季奥运会之前新建了另一条线路。在我们体验的所有地铁中,列车总是准时到达,干净、安全且高效。

火车票价格便宜,购买机器或手机APP都非常直观,正如我的女儿所展示的那样。

公共汽车服务无与伦比。这辆公交车为前往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服务,该公园因其雄伟的石英砂岩柱而闻名,这种石柱曾启发《阿凡达》电影的背景。

许多公交车是零排放电池电动的。这辆公交车位于北京当代艺术博物馆外,由双上方电缆供电,类似西雅图、旧金山、波士顿和费城的无轨电车。

大型公交站通常设有共享单车的车队(约1美元一小时)。双向保护的自行车道让短途出行也更加安全。

共享单车车队会不断被重新调度,如何进行装载和卸载对我来说是个谜。

自行车是人们和货物的交通工具,在密集的社区和狭窄的街道上为本地配送提供了解决方案。

这是在成都拍摄的街景。各种交通方式都有各自的空间或车道,其中许多被物理隔离和缓冲。而更令人惊讶的是,城市中几乎没有噪音,安静的电动车让城市不再嘈杂。城市的喧闹实际上来自于嘈杂的汽车。

城市采用了广泛的交通减速基础设施和执法措施。到处都是交通监控摄像头,违反交通规则的罚款非常高。明尼阿波利斯市才刚开始试点交通安全监控摄像头。

漂浮的(并不是字面意思)公交站为更安全的连续自行车和滑板车车道提供了便利。

一些更宽的主干道提供了大型行人避难所,比明尼苏达州城市的坚硬水泥岛要更大且更受保护。

我非常喜欢环形交叉口,因为穿越时只需看一眼,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认同我的观点。这是西安的一座大型环形交叉口,围绕着已有641年历史的钟楼。

中国的城市非常庞大:最大的是重庆,拥有3190万人口。而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罗的总人口约为370万,美国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纽约市人口为820万。

而中国几乎没有独栋住宅,郊区似乎也不存在。我们在美国的土地利用模式与此截然相反。下面是从西安的一条环线(环路)上拍摄的风景:稀疏的森林或开发土地与密集的住房之间的过渡。明尼苏达州和美国的大多数城市都是通过城市扩张而非密集发展而成长的,这对环境或气候并不利。

在西安古城的中心,一道宏伟的古老城墙将旧区与新区区分开。城墙足够宽,可以骑行,所以我们骑着自行车绕了一周。我在 Strava 记录了8.9英里。就像中国的城市风光,大厦高耸入云,放眼望去,尽是摩天大楼。

大园(D-Park)是北京的一个工业再利用案例,在某些方面感觉与明尼阿波利斯的艺术区相似。老厂房现在变成了时尚的艺术空间和画廊。该区域的名称源于1950年代东德共产党帮助发展这里的工业。

大园在1980年代复兴,这辆旧火车车厢被改造成酒吧。

干杯!

这是另一个德国的贡献——一座高耸的垂直电梯停车场。当我们看到时这里是空的,周末时这座停车场可能会因夜生活而热闹起来。

我不太喜欢纪念品,但我带回了一个1美元的红色和黄色手工制作的铁丝小自行车——这两种颜色是中国国旗的颜色。这个小自行车和它的工匠让我想起了了解、体验和学习其他地方、空间和文化的价值。

我们还需变得更好,这一切都在促使我在北星支部的 Sierra Club 工作,并与出色的伙伴在出行运动中携手合作。

图片源于:stree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