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以为我已经脱身之时,”迈克尔·科里昂哀叹道,“他们又把我拉回来了。”
这篇专栏原本是想探讨美国在稀土依赖上的悲惨现状,以及数十年来的妄想思维——“稀土并不稀有!”,“我们教会了中国稀土处理!”——导致了当前的困境。
但是,稀土现在谁还关心呢?中东再次成为一场可能毁掉美国国防政策副部长埃尔布里奇·科尔比的亚太战略的火海,无论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是否会对伊朗投下那颗三万吨的大炸弹。波斯湾和东地中海将在接下来的十年里拖住美国的海军资产。
迈克尔·科里昂的致命缺陷在于他没有理解自己身处的生意。他是个黑手党,没有逃离谋杀、死亡和毁灭的可能。因果报应降临在菲利普·塔塔利亚、巴尔齐尼、库尼奥、斯特拉奇、莫·格林和海曼·罗斯身上,难道迈克尔和科里昂家族会有不同的命运?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一直在经营一个海上帝国,而在这个行业中,无法逃脱纠缠、超伸展和毁灭的命运。因果报应降临在米诺安、腓尼基、意大利商人国家、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和日本帝国,难道对美国来说会有什么不同吗?
美国依赖中国的稀土元素的原因在于,可供开采的矿石浓度确实稀少,且将这些矿石加工成可用浓缩物实际上极其困难。
海上帝国的目的在于从遥远的殖民地收获财富——或者说,一个规则基础的国际秩序。听起来或许自私,但未必如此。
日本在1945年至1985年间的四十年内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欧洲因马歇尔计划和八十年的安全而得以充实财政,从而资助慷慨的养老金和福利项目。尼克松与毛的和解则解除美国第七舰队对亚洲的威胁,为中国沿海工业化铺平了道路。
作为回报,美国在几十年间几乎以零成本获取了中东的石油(原油用美元再投资于美国)。美国也从亚洲和欧洲进口了制造商品,并从世界各地招募了最优秀的人才成为帝国的手下。
以上所有这些本应成为欢庆的理由。这些正是美国作为海上帝国所期望的。然而,我们都知道,海上帝国也有其负面效应。在海上帝国内,财富通常会集中在越来越少的人手中,放大资本主义的不公。
卡尔·马克思在英国帝国巅峰时期写下《资本论》,揭示了其工厂中的残酷剥削。特朗普的总统任期(两届)正是美国被忽视的工人阶级的反应。
美国依赖中国的稀土元素,部分原因是过去两十年间加工技术的多代飞跃。如今,世界上大多数稀土元素的加工都集中在内蒙古包头,主要使用的是第三代硫酸焙烧技术,早已放弃了污染的原位浸出法。
由于不可避免的外国纠缠,海上帝国无法享受作为霸主的重大好处——不必将资源投入军事。
海上帝国的战利品只能通过昂贵的海军和遥远的基地,加上偶尔(甚至持续)的流血来收集。而且,近年来,美国收获的战利品分配情况并不理想,尤其是那些被要求流血的人。
参与干涉国际事务对拥有前点军队的帝国几乎是不可抗拒的诱惑。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进行了大约200次军事干预,自冷战结束以来则有50次。
这些重大干预的结果大多是惨痛的失败——越南、伊拉克和阿富汗——消耗了帝国的血、财、国内活力和国际善意。麻烦再次悄然来临,诱使美国在经历了从阿富汗的羞辱性撤退后又重新回到中东。
美国的亚太战略将不会实现,就像迈克尔·科里昂无法将家族生意与其犯罪过去割裂一样。帝国已积累了太多“海草”。
这正是多米诺理论的对立面。事情不会变得更加轻松。到某个时候,外国干预将停止惠及帝国,而成为吸血虫,最坏的情况则是给帝国带来毁灭性的干扰。
经历了二十年的无休止战争的美国,唯有通过放弃中东和乌克兰来转向亚洲。但就像争宠的妃子一样,操控的盟友卑鄙地图谋获得皇帝的青睐。在每个妃子群中,总会有一个最受宠的,她会超越其他人,施加自己的意志于这位迷恋的帝王。
美国的武则天刚刚对伊朗发动一场突袭,要求皇帝的全部关注,而美丽、忠诚、无辜而又娇柔的台湾则被困在风中。
美国之所以依赖中国的稀土元素,是因为稀土化学程序在中国的大学里开设了数十个,而美国则没有任何。
中国在过去二十年中获得了超过五万项稀土专利,而其他地方几乎没有。该领域的尖端科学发表在少数几个专门的中国稀土期刊上。
中国没有外部干涉的历史。历来,中国通过将不同的国家纳入中国国家而自然扩张。这才造就了今天的中国。
与海上帝国不同,中国国家的全部目的正是利用霸权的主要好处——不必在军事上浪费资源,而是将其投入到公共工程项目中,从黄河大堤到高铁。
在15世纪初期,经过三十年的重大皇家宝船航行,达到非洲东海岸,确立中国为当时世界最重要的航海国家,明朝的朝廷突然转向,放弃了海洋权力。
此后,历史学家们一直在探讨其中的原因。无论是经济原因、儒家保守思想还是权力斗争,放弃海上权力使中国在19世纪和20世纪面临了欧洲和日本的侵略。
在对历史的全面审计中,海上帝国的命运并没有更好。对海外财富的争夺导致了两场世界大战,烧毁了大部分欧洲的积累财富。历经四个世纪的帝国领土在短短几十年内几近蒸发。
美国依赖中国的稀土元素的原因在于其令人发狂的无法集中。美国早在二十年前就知道对中国稀土的风险依赖。
在2010年,中国在东海边界争议期间将稀土作为武器对待日本。在2019年,特朗普总统发起贸易和科技战争后,中国中央电视台不那么微妙地播放了习近平主席访问稀土加工厂的场景。到了2025年,中国在稀土元素供应方面甚至变得更加主导。
在这些案例中,英语媒体重复了相同的叙述——稀土并不是真的稀有,中国因污染而主导稀土加工,美国将稀土加工技术转移给了中国。这些在仔细审查后都站不住脚的陈述,已经让美国的手在过去二十年里束缚住了。
当中国在稀土出口上中止时,半心半意的努力解决此问题便被搁置在一旁——直到现在,在2025年,中国正在对稀土军事用途施加压力,正值与美国战略竞争进入最激烈阶段,而以色列和乌克兰的冲突又消耗了大量军事硬件。
就像迈克尔·科里昂一样,美国试图说服自己其所参与的并非犯罪生意。《教父》是一部值得重视的悲剧——与《麦克白》和《李尔王》相呼应。迈克尔被野心蒙蔽,认为自己超越黑手党,最终给自己和科里昂家庭带来了毁灭。
美国选择了成为一个海上帝国,在全球设立800个军事基地,然后又自欺欺人地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剥削性的帝国,超越了资源开采的肮脏工作,免于被附庸操控。希望这一切不会以《教父》式的悲剧收场。
图片源于:asi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