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发现使用ChatGPT写作的学生脑部活动减弱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最新发布的研究显示,使用ChatGPT等人工智能工具撰写论文的学生,其大脑活动比单纯依靠自己或传统搜索引擎的学生显著减弱。

这一研究发现的结果引发了对现代学习方式的深刻思考,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普及的背景下。

研究表明,随着用户对“外部支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他们的大脑连接性逐渐减弱。

在实验中,首先使用ChatGPT的参与者在转为仅用自己的大脑写作时,显示出“较弱的神经连接性”和“某些大脑网络的参与度不足”。

相对而言,那些在测试开始时仅用大脑写作,然后再用ChatGPT重写论文的参与者,脑部活动则表现出“更高的神经连接性”。

研究人员解释说,这表明在先进行无AI写作后,再使用AI工具重写可以激活更广泛的脑网络交互。

这一研究结果尚未经过同行评审,研究人员选择提前发布这些发现,以便跟上大型语言模型(LLM)如ChatGPT快速发展的步伐。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在2024年,约四分之一的美国青少年表示曾使用ChatGPT来帮助完成功课,这一比例比2023年翻了一番。

此次研究共招募了54名参与者,来自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韦尔斯利学院、塔夫茨大学和东北大学,年龄在18至39岁之间。

参与者被分为三组:一组使用ChatGPT写作,另一组使用传统搜索引擎,还有一组仅依靠自身思维。

研究结果显示,随着三轮测试的进行,每组的表现差异明显。

“仅用大脑的组展现了最强、最广泛的神经网络,而搜索引擎组显示出中等的参与度,使用LLM辅助的组则显著较弱,”研究者在他们的总结中写道。

到了第三轮,ChatGPT组的作品普遍表现出“低投入”的特点,很多内容都是直接从AI工具中复制粘贴的,参与者在引用自己刚刚完成的论文时也面临困难。

此外,用户对批判性评估聊天机器人的输出表现出了降低的倾向,使得研究人员越来越担忧可能出现的“回音壁”效应,即已有信念不断被强化,而相反的证据被过滤掉。

两名英语教师被邀请评估这些论文,他们认为,尽管一些论文的语言和结构接近完美,但却缺乏“个人见解或清晰陈述”。

“这些往往冗长的论文包含标准化的观点、反复出现的典型内容,使得人工智能在写作过程中的使用显而易见。我们,作为英语教师,认为这些论文是‘没有灵魂的’,”教师们在声明中表示。

在研究的最后一轮中,专门对ChatGPT组和仅用大脑组进行测试。前者被要求仅依靠自身思维,后者被告知可以使用ChatGPT。

“从LLM转为大脑”的组显示出“较少的协调神经努力”,且倾向于使用AI特定的词汇;而“从大脑转为LLM”的参与者则显示出“更高的记忆回忆能力”,这可能是因为他们需要将ChatGPT的建议与已有知识结合。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研究应被视为理解AI影响的“初步”指南,并呼吁更多研究来考察这些工具对记忆保持、创造力和写作流畅性的长期影响。

图片源于:bos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