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零食文化向来独具特色,最近我发现了一种名为“洛杉矶”的可乐,它的出现令人倍感惊奇。
我在一家专门进口“异国零食”的网站上花费了约20美元购买了几罐这种饮料,接下来的探索让我对这款在大阪消费的可乐与美国城市之间的联系产生了好奇。
“洛杉矶”这个名称所带来的形象,仿佛是电影明星、摇曳的棕榈树,以及海风拂面的美好画面,这些在日本同样深植人心。
北伊利诺伊大学的日本历史学者E. Taylor Atkins表示,洛杉矶不仅与好莱坞文化产业紧密相连,还深深植根于休闲的生活方式之中。
在历史上,1868年首批日本移民抵达夏威夷,在美国的甘蔗种植园工作,到1910年代,洛杉矶已成为美国最大数量的日本移民聚集地之一。
如今,在美国仅有三个历史悠久的“日本城”,而洛杉矶的小东京便是其中最大的一个。
“由于洛杉矶地区有庞大的日本裔美国人社区,因此人们与这座城市之间会有一定的熟悉感。”
在洛杉矶日本美国国立博物馆工作的策展人Emily Anderson也表示,名为“洛杉矶可乐”的存在并不奇怪,正如其他许多跨越大陆与文化的食物一样,例如麻糬冰淇淋、加州卷和午餐肉饭团。
“食物是每个人都可以尝试制作的东西,它是记忆、爱、安慰、归属与身份的体现,”她补充道。
虽然Anderson对洛杉矶可乐没有具体的研究,但她认为有一个人应该能提供更多信息。
“我也正在同时联系我来自大阪的朋友,看看她是否听说过这款可乐。”
日本的洛杉矶可乐究竟如何形成呢?
日本在1952年推出了第一款自制可乐Win-Cola,紧接着在1953年推出了Mission Cola。
虽然可口可乐在个别时间段进入日本市场,但直到1960年代才得以广泛销售。
然而,日本从未停止生产本土的碳酸饮料,洛杉矶可乐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Hwaji Shin,Anderson的朋友,早在1990年代就曾尝过洛杉矶可乐。
“我无法判断它与可口可乐的差别。”
Shin的祖父母是当年为工作迁往日本的韩国移民,部分人甚至是在殖民时期被强迫而来。二战后,约有60万韩国移民决定留在日本。
Shin的家族通过诸多临时生意维持生计。“我母亲经营过自助洗衣店,期间安装了一台饮料自动售货机。”
“其中之一就是生产洛杉矶可乐的Sangaria,”Shin回忆道,当时当地人普遍认为这是一款“山寨版、便宜的可乐。”
Shin模糊地记得还见过其他国内的可乐品牌,但很多最终都失去了市场。
洛杉矶可乐在2005年停产,经过多年的全民呼声后又重新回归市场。
除了洛杉矶可乐,另一款同名的可乐也在日本面世,它叫做洛杉矶阳光(LAS Cola),来自神户市。
Shin也尝过这款饮料,她提到父亲一直是可口可乐的忠实粉丝。
“那段时间,成为大学生对那时的韩国孩子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成就。”
她的父亲在父亲因癌症去世后,妈妈请求他找工作以支付学费。
在日本,许多移民家庭的生活依然艰难,Shin的父亲最终在神户的一家仓库找到了工作。
在父亲去世后,Shin询问母亲他对可乐的热爱是因为什么。
母亲告诉她,父亲在工作期间能够得到一瓶可乐,是他一生中最好的一段体验。
十年前,Shin和姐妹一起去神户,怀念父亲的同时他们点了一瓶可乐。“我记得它的滋味与众不同,”Shin说。
她并不知道,那其实是洛杉矶阳光。那是她与LAS公司的初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接触。
“我跟我姐妹说,那确实是很清爽的一种饮料。”
图片源于:la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