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NBA选秀前的讨论都集中在潜在的高顺位选手上。 这很合理,因为这些球员是最受关注的,吸引了最多的媒体和球迷关注。
然而,NBA每年都提醒我们,注意力并不总是集中在正确的地方——选秀的其他环节同样重要。 并非所有的港口选手都会成为未来的明星,但那些在选秀晚轮被选中的球员,往往也会在未来数年内产生重要影响。
选秀的悖论在于:每个选秀的回报预期随着选秀轮次的深入而下降,往往那些在首轮后期被选中的球员的职业生涯会好于一些抽签选手。 一般来说,NBA在选秀早期的选人能力表现良好,但确保这些球员在高顺位中被选中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即使是高顺位选手,有时也无法为他们所代表的球队带来预期的胜利关系。 例如,自1980年以来,最后一位为他被选中的球队赢得NBA总冠军的状元秀是凯里·欧文,他在2011年以第一顺位加盟克里夫兰骑士。 这种情况少之又少:自1980年以来,只有六位状元秀做到了这一点,分别是:欧文、勒布朗·詹姆斯(2004,骑士)、蒂姆·邓肯(1997,马刺)、大卫·罗宾逊(1987,马刺)、哈基姆·奥拉朱旺(1984,火箭)和詹姆斯·沃西(1982,湖人)。
此外,自2000年以来,13位状元秀入选过全NBA阵容,然而第二顺位中只有五位选手入选。 第三顺位的选手则有11位入选。 自2000年以来,二轮选手(10人)和首轮但不在抽签范围内的选手(11人)所入选全NBA阵容的数量几乎相等。
当然,这也引发了一个关于选人和球员发展的反思,每支球队都必须面临这个困境。 他们不仅要选出认为最优秀的球员,还要对如何提升他的能力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这比看上去要复杂得多。
**拉古特大学的崛起**
拉古特大学(Rutgers University)或许将在今年选秀中迎来两位高顺位球员——迪伦·哈珀(Dylan Harper)和艾斯·贝利(Ace Bailey),他们可能会分别在前五名甚至前三名被选中。 这个成就极为罕见,更何况是对于一所缺乏篮球传统的学校。
哈珀似乎是公认的本届选秀中的第二好球员,而贝利的前景则相对广泛。 有传言称,贝利可能会高达第三顺位,或者在前十名的中间位置被选中。 然而,贝利在选秀前的过程并不顺利,联盟内部流传着他希望能够顺利到达他倾向的球队的消息。 观察他能否逃过目前持有第六顺位的华盛顿和第七的新奥尔良将变得很有趣。
如果哈珀和贝利都在前五名被选中,这将是自1970年以来仅第13次有两位来自同一学校的球员如此高顺位被选中。 如果他们都在前三名被选中,那将是自1970年以来第六次出现这一情形,这种情况自2002年以来已经发生了五次,这将使拉古特大学和杜克大学、肯塔基大学、堪萨斯大学、康涅狄克大学并列。
人们对贝利和哈珀的质疑之一是拉古特大学在过去一个赛季的表现。 之前有五所学校曾培养出两名前三顺位的选手,其中两所学校获得了全国冠军,另外两所学校在NCAA锦标赛中获得了第一种子,而表现最差的球队也获得了25场胜利,成为第二号种子(2013-14年堪萨斯大学)。 相比之下,拉古特大学的战绩为15胜17负,勉强进入了大十赛。
围绕这两名球员,联盟内一些人开始思考,拉古特大学糟糕的表现是否应归咎于哈珀和贝利,尽管他们身边的阵容在大十联盟中缺乏竞争力,在NIL时代,整体表现也十分疲软。
**选秀中的年龄现象**
今年,年龄再次成为选秀中的热门话题。 随着许多球员选择留在大学中以利用NIL资金,许多球员在进入NBA的选择中变得不那麼确定和立竿见影,因而越来越多的球员在选秀中显得越来越成熟。
这种现象并没有严重影响到选秀前端。 一些年轻的潜力股仍然处于选秀中的高位。 然而,首轮后期及第二轮的选秀中,通常都是年龄在22岁或23岁的老将。 这就是所谓的
图片源于:ny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