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宣布将对制造芬太尼的两种化学物质实施更严格的监管,标志着中美两国在这个备受争议的问题上可能取得进展。
根据六个国家机构的联合声明,自7月20日起,中国将把4-哌啶酮和1-Boc-4-哌啶酮列为芬太尼的前体物质进行强化控制。
这两种化合物被用来制造芬太尼,这是一种强效的合成阿片类药物,被指责助长了美国的阿片类药物危机,导致近45万人因药物过量而死亡。
这一决定是在中国公安部长王小洪与美国新任驻华大使大卫·普尔杜进行的一次罕见会晤后作出的,双方讨论了在打击毒品贩运方面的合作。
此外,这一消息也恰逢习近平主席与特朗普总统的电话通话,特朗普将打击芬太尼作为其核心政策问题之一。
“这一举措表明,中国在与美国在这一问题上合作的诚意,”华盛顿斯廷森中心中国项目主任云孙对《纽约时报》表示。
尽管如此,中国官员拒绝了他们对美国芬太尼危机负责的指控。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坤表示:“我们一再明确,芬太尼是美国的问题,而不是中国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是美国的责任。”
他补充道:“中国在禁毒政策和实施方面是世界上最严格的国家之一。芬太尼滥用问题在中国并不存在。此外,我们也积极参与全球毒品相关问题的治理,并与其他国家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禁毒合作。”
中国政府还批评美国继续保持最初在特朗普政府时期于2月施加的惩罚性关税,指责中国未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芬太尼危机。
这一20%的关税是贸易战的一部分,尽管在去年9月达成的脆弱停火后,其他关税有所减轻,但这一关税依然存在。
中国坚称,最新措施符合国际公约。中国外交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此次对前体物质的行动是北京依据联合国毒品公约采取的独立举措,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禁毒治理的态度。”
作为持续禁毒行动的一部分,中国当局表示,今年迄今已逮捕262名毒品走私犯,并查获2.42吨毒品。
此外,在1月至5月期间,有超过1300人因与毒品相关的洗钱而被起诉,700多人被逮捕,这一数字同比增加了2.1%。
最高人民检察院的一名高级官员苗生明承诺,要“切断犯罪利益链,摧毁毒品犯罪的经济基础”。
而在福建省,一名前高级禁毒官员刘跃进因在1992年至2020年接受超过1300万英镑贿赂,被法院判处缓期执行的死刑。
与此同时,美国加大了对支持芬太尼贩运的金融网络的打击。
美国财政部周三对三家墨西哥金融机构实施制裁——CIBanco、Intercam Banco和Vector Casa de Bolsa,因其在促进对中国供应商的付款方面发挥作用。
这些行动是根据去年通过的《抵制芬太尼法》采取的,旨在打击国际芬太尼供应链。
财政部副部长迈克尔·福肯德表示:“这些行动将有效切断这三家机构与美国金融机构的业务往来。”
不过,墨西哥财政部表示尚未收到支持这一指控的证据。Vector对此指控表示拒绝,称其仅与合法公司进行交易,其余两家机构也未立即对此作出评论。
图片源于:independ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