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与中国关系面临新挑战与机遇

西班牙巴萨罗那(美联社)——被抛弃、背叛、抛弃或反抗,形容当前的欧盟着实很难。曾经可靠的盟友美国对欧盟进行持续攻击,令这一局面愈加复杂。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的第二个任期威胁着格陵兰,推出了广泛的关税计划,并对莫斯科示好。这样的情势让部分欧洲领导人更加坚定了减少对美国依赖的决心。

这一现象并未被另一个全球大国所忽视。中国希望看到一个与美国脱钩的欧洲,并且感受到希望分裂西方的机遇。过去几年,欧盟与华盛顿步调一致,对中国电动车征收关税,并制裁因侵犯人权而被指控的中国官员。

如今,面对与华盛顿的贸易战,且这一局面可能会持续下去,北京视27国集团作为一个值得合作的伙伴,以缓解特朗普关税的冲击,并保持其强大的全球地位。

本周四,欧盟领导人在布鲁塞尔召开会议,讨论中国及其他一系列地区和全球问题,管理与北京的关系并非易事。

即将于七月举行的中国峰会,标志着双边关系50周年,可能会为这两个全球庞然大物之间的新共识提供初步的启示。

欧盟对中国的期望

欧盟与中国的经济联系可谓沉重:双边贸易估计达到每日23亿欧元(27亿美元)。

中国是欧盟的第二大商品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中欧双方都认为,保持贸易关系的稳定对全球经济而言至关重要,同时双方在某些气候目标方面也有共同利益。

与美国一样,欧洲与中国之间的巨大贸易逆差让人担忧:去年约达3000亿欧元。欧洲在关键矿产资源上高度依赖中国,这些矿产还被用于制造汽车及家电中所需的磁铁。随着欧洲企业在中国的盈利能力下降,布鲁塞尔希望北京能兑现最近的承诺,例如周四中国商务部宣布的将放宽外资商业投资限制。

“当其他国家开放市场时,中国则专注于削弱知识产权保护,实施大规模补贴,意图主导全球制造与供应链,”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在加拿大召开的七国集团会议上表示。“这并不是市场竞争,而是有意的扭曲。”

现在,欧洲已经对贸易逆差感到忧虑,更加在意特朗普的关税可能会将更多中国货物转移到欧洲,从而对整个大陆的市场造成不稳定。

这种脆弱性可能增强北京的谈判地位,布鲁塞尔智库Bruegel的中国分析师艾莉西亚·加西亚-赫罗表示。

“由于中国已经建立了许多战略依赖,欧盟被困在一种不对称的关系中,”她说,且北京可能会利用这些依赖性“在七月的峰会上达成协议”。

中国对欧洲的新战略

分析人士不认为峰会上会达成重大协议,但中国可能会要求欧盟解除对中国电动车的关税,甚至重新开启两国之间的全面投资协定。这两项举措任何一项都可能向华盛顿传达强烈的信号。

不过,中国的主要目标是确保欧盟仍然是一个可以接纳并富裕的商品市场,这些商品可能无法因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流入美国。尽管贸易战暂时休战,中国企业正不断扩展全球市场,以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尽管达成的协议不论如何,峰会本身将传达重要信息,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的欧洲-中国关系分析师诺亚·巴金表示。对欧盟而言,主要目标是让冯德莱恩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

巴金表示,尽管她在2023年访华期间“遭到不公正对待”,但这一次中国方面可能会“铺上红地毯”,希望看到“中欧领导人在花园中漫步的照片,传递团结的信息”。

清华大学国际安全与战略中心的美欧项目负责人孙承浩表达了期望,希望“中欧关系的未来能够在双方更加独立的基础上发展”。

“对欧洲而言,这意味着根据自身利益制定对华政策,而不是简单地站队,”孙在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的一期播客中表示。“对中国而言,这意味着在对待欧洲时建立一种更加独立和细致的方式。”

“正是因为大多数欧洲决策者意识到战略自主的重要性,他们才明确表示必须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闫肃童在上海《澎湃新闻》中表示。“即便中欧在乌克兰问题上存在分歧,仍然在其他方面扩大合作的空间。”

欧盟与中国关系中的障碍

然而,中国与其历史盟友在欧洲的关系加深,同时整个欧洲对中国的人权记录、间谍活动、贸易政策、军事扩张以及对俄罗斯的支持依然心存疑虑。

欧洲警方因一起正在进行的贿赂调查而逮捕了中国科技巨头华为的员工,捷克情报机关声称北京曾指使针对其关键基础设施的网络攻击。欧盟对中国人权侵犯的批评亦持续不减。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进一步使欧洲与中国的关系受到影响。尽管北京声称保持中立,欧洲普遍认为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对俄罗斯的战争机器表示共谋或暗中支持。

由于贸易纠纷没有进展,欧盟最近取消了与中国高层的经济和贸易对话,且还对中国参与欧盟医疗器械采购的限制措施加大了力度。

美国警告欧洲不要与中国走得太近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警告西班牙,指责其对中国的拉拢,称与中国关系更近的国家将面临“自我伤害”,因为中国工厂将倾向于倾销无法出口到美国的商品。

分析人士认为,布鲁塞尔与华盛顿在中国问题上的立场分歧,可能导致双方在面对北京时处于更弱的地位。这也可能损害美国,尽管其誓言要在与中国的全球竞争中胜出,但许多人认为其需要来自盟友和合作伙伴的支持。

“如果我们能够将日本、欧盟和美国团结在任何议题上……我们就可以在谈判桌上压倒中国,”曾任拜登政府驻华大使的尼克·伯恩斯表示。“我认为特朗普总统,因为对盟友的不关注,甚至更糟的是,他对盟友做出的非恶性行为,已经让我们丧失了那份杠杆。”

曾任欧盟驻华商会会长的乔格·伍特克,而今是华盛顿DGA-Albright Stonebridge集团的一名合伙人,他认为,只要中国未能采取真正措施向外开放市场,支撑中欧关系的基本面并未发生改变,欧盟仍将“面向”美国,尽管他形容华盛顿为“主要的背景噪声”。

“我们并不是盟友。我们是贸易伙伴,”伍特克谈及欧盟和中国的关系。他补充道:“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美国有什么好担忧的呢?”

图片源于:ap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