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代表团预计本月访问梵蒂冈商讨主教任命协议未来

图片源于:https://www.ncregister.com/news/gagliarducci-holy-see-and-china-state-of-relations

据透露,中国代表团预计将在六月底访问梵蒂冈,进行定期会议,讨论中梵关系及主教任命协议的进展。

这一消息尚未正式确认,但《登记册》已通过梵蒂冈和中国的一名消息人士证实了这一情况。

此次会议是根据2022年签署的主教任命协议而开展的常规会议的一部分,现每年举行两次 —— 一次在梵蒂冈,一次在中国。

该协议已更新三次,但始终保持保密。

这是在利奥十四世教宗的统治下第一次召开这样的会议,因此人们非常好奇会议将如何展开。

中国当局在上次续约时获得了四年的扩展,而不是之前给予的两年,他们希望能使该协议永久化。

至今,梵蒂冈对此并未表示反对,因为一项最终协议,或几乎是最终协议,可以使条件得以公布,从而使整个过程更加透明。

问题在于,这一过程是否适宜变得更加透明。

在教宗弗朗西斯去世与利奥十四世当选(教宗缺位)期间,中国当局宣布了两位主教的任命,有效地绕过了梵蒂冈。

5月16日,梵蒂冈国务卿彼得·帕罗林枢机表示,无论如何,这些任命都是协议的一部分,因此并非绕过教宗的权威。

然而,在教宗缺位期间,主教的任命是暂停的,因为没有教宗可以作出这项任命。

然而,中国在这些“强制”行为和一些开放迹象之间交替存在。

就在上周,中国当局承认了林云团主教,这位自2017年以来的地下(未获国家认可)主教,被任命为福州教区的辅助主教。

正如亚洲新闻所指出的,这一认可的目的是为了在福州社区内部带来团结,该社区是中国天主教的重要代表,但也面临深层分歧。

2017年,在福州主教蔡炳瑞(比他年轻57岁,曾任厦门主教)被任命之际,林主教呼吁“积极合作,引导福州的神父、修女及信徒接受和支持蔡主教”,最终接受任命,并发誓不在他的教区内制造分裂。

“中国天主教”网站,也即是国家认可的教会的官方网站,报道了这一授职仪式。

仪式由闽东的主教文升肅主席(他是去年参加在梵蒂冈举行的主教会议的两位中国主教之一)与蔡主教及福建北部绍武的主教吴义顺一道共同主持,后者是去年在协议下最后任命的主教之一。

和以往一样,“中国天主教”指出,新的辅助主教发誓要“尊重国家的宪法和法律,维护祖国的统一与社会和谐,热爱国家和宗教,遵循教会的独立自主原则,践行教会的中国特色化,助力建设现代社会主义国家,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的态度

面对这些正式的保证,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事实:中国已经承认——或至少似乎承认——“地下”社区的重要性,尤其在福建。

即使蔡主教的前任炳瑞主教,彼得·林嘉善主教在2023年去世,曾是名“隐秘”主教,他也曾被迫劳动,并在2020年被当局认可,这也是在北京与梵蒂冈之间的协议之下。

梵蒂冈对此表示欢迎,但目前尚待观察林主教将被赋予何种实际角色,以及他能否帮助弥合官方与地下社区之间的鸿沟。

有前例可循。2018年,在协议签署后不久,梵蒂冈任命“官方”主教文升肃为闽东教区的普通主教,陪伴“地下”主教郭希进作为辅助主教。

然而,他被边缘化,经过两年后,他辞去了职务,最近甚至遭受了严厉的限制。

利奥十四世还必须处理在缺位期间发生的两个主教候选人的选举,包括在上海的新的辅助主教和新疆的新普通主教。

4月28日,上海的副总主教吴建霖在成员会议上“当选”为上海的新辅助主教,4月29日,李建林神父被选择为新疆主教。

值得注意的是,新疆已有主教张伟珠,他是由圣约翰·保罗二世在1991年秘密任命的,并因数十年未获得中国国家的批准从事牧职而多次被捕。

自2021年以来,他一直被拘留在一个未透露地点。

帕罗林枢机解释说,这并不是“一项单方面的任命”,然而这是一种滥用行为,因为在缺位的时候,主教是不被任命的。

此外,上海教区新辅助主教的任命问题也显得棘手。

2023年,中国当局宣布了将主教沈斌从海门教区转移到空缺的上海教区的单方面决定,而上海的辅助主教马大钦自2012年因拒绝留在爱国协会而被软禁。

在这个国家组织中,北京希望神职人员以国家管理的名义进行登记,以表明本土化的理念。

教宗弗朗西斯后来决定“修复”这一任命,但双方之间的裂痕依然存在。

教廷向中国伸出援手

教宗弗朗西斯多次向中国伸出橄榄枝。

3月7日,北京清华大学的发育生物学教授孟安明被任命为教宗科学院的成员。

该学院是教宗设立的,但目的是要包容各种哲学。

因此,如果人们查看学术界的成员名单,会发现许多具有多元背景的人物,其中很多甚至不是天主教徒。

孟安明并不是第一位被纳入梵蒂冈学院的中国人。

在其之前,2023年6月初,中文研究人员白彤栋也在学院之列,他试图根据新儒家的原则解释地缘政治。

在同一个月的月底,该教宗科学院主办了一场名为“文明间的对话与共同善”的研讨会,旨在理解中国和印度等新兴现实,从其自身文化的角度来看。

然而,这一接触的努力早在2017年开始。

当年,关于器官贩卖的国际会议在教宗科学院的卡辛纳·皮奥四世举行,参加会议的还有两名中国代表,包括中国国家器官捐赠和移植委员会主席、前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

中国的天主教徒

根据协议,已有11位中国主教被任命,但成功程度各不相同。

在5月24日,天主教新闻亚洲新闻发布了一封来自一名地下神父的信件,围绕中国当局现在要求所有神父进行“官方登记”的微妙问题进行探讨。

这位神父表示,“对于一些神父而言,登记似乎是与政治权力妥协的表现,产生了对‘信仰背叛’的内疚感,这种情绪随着时间积累而加重”,并指出与教宗的关系也存在某种“模糊性”。

虽然某种程度上扩展了牧养的空间,但也有几项限制。

其中包括,公共庆祝活动受到控制;行政自由有限;神职人员因需不断更新证明而感到精神疲劳,而那些专注于地下/官方教会的信徒则失去信任并逐渐疏远。

这些都是下次会议上的待讨论问题。

利奥十四世在教宗弗朗西斯作出重大开放的背景下将采取何种立场,仍然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