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保罗·多诺万指出,许多富裕的美国人并不认为自己是富人,这导致了财富的现实与感知之间的混淆,这种扭曲受到了社交媒体的影响。
贝恩公司高级合伙人克劳迪亚·达尔皮齐奥强调了一种名为“奢侈羞耻”的现象的兴起,即消费者在社会压力加大时开始减少显性状态的消费。
她指出,奢侈品牌需要将焦点从精英主义转向文化和创新。
在经济波动时期,财富通常成为一个政治化的话题。
在特朗普第二任期的背景下,这意味着关于谁应当被征税及征税多少、什么才算富有,以及私人资本该如何被动员以应对公共财政问题的辩论。
白宫提出的“一个伟大的、美丽的法案”引发了分歧,国会预算办公室(CBO)估计该政策将使最贫困的美国人每年多花约1600美元,而最富裕家庭的收入将平均增加12000美元。
这一政策变化包括将遗产和赠与的豁免额度提高到1500万美元,将州和地方税(SALT)的扣除上限从1万美元提高到4万美元。
保罗·多诺万表示,当前关于财富税的辩论存在一个问题,即许多美国富裕选民并不认为自己富有。
在上周的一场圆桌讨论中,多诺万解释道:”一个越来越显著的问题是财富的感知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在关于财富税和遗产税的讨论中愈发明显。”
他继续说:“人们常常会说,‘是的,我们必须对百万富翁征收财富税,但我不算在内,我不算百万富翁’,而实际上,你在曼哈顿拥有一套两居室公寓,从定义上讲你就是百万富翁。”
多诺万还指出,社交媒体同样扭曲了人们对财富的看法。他表示,尽管财富不平等的实际情况没有改变,但由于网络上分享的奢华生活,很多人感到自己生活得更差。
“因此,人们可能在财富的感知和现实之间陷入困惑,”多诺万补充道。
“许多人其实是富有的,但由于没有过上社交媒体影响者的最佳生活,他们却感到自己处于劣势。”
在财富这一社交话题愈发具有分化性时,消费者已然在抑制他们的品牌购买与奢侈消费。
贝恩公司上周发布的奢侈品行业春季更新显示,个人商品业务特别萎缩。
达尔皮齐奥告诉《财富》杂志,”奢侈羞耻”一词最早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提出的,当时财富被视为粗俗,因为数百万美国人失去了家园和工作。
她补充道,奢侈品商店开始广泛使用简约的白色纸袋,让消费者购买后不被人看到。
“在美国,这是自我引导的;人们在纠正自己的消费行为,因为他们感到羞愧,”达尔皮齐奥表示。
而如今,由中国消费者主导的这一趋势,已成为政府的主导。
她解释道:“这是一个共产主义政权,在过去15年里推动奢侈消费,当人们每年变得越来越富裕的时候。现在增长正在放缓,年轻人失业率上升,因此为了防止社会紧张,他们试图告诉富裕者,‘在这个时候不要炫耀你的财富。’”
这种社会紧张感正在向西传播,达尔皮齐奥补充道,这意味着奢侈品牌应当更少关注精英化的形象,而更注重文化和创新。
尽管如此,仅仅因为富人们要么不想承认自己富有,要么不意识到自己富有,并不意味着推动其财富增长的动力正在减缓。
多诺万对《财富》杂志表示:“我们需要考虑两个独立的驱动因素,这些因素不受财富增长驱动的影响。”
他指出,首先是经济民族主义的兴起。
可以看到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倡议,在中国等国家也普遍存在这种行为。
他补充道:“对外国品牌和外国公司的敌意往往会出现,我们已经看到,例如中国对欧美奢侈品牌的抵制。”
多诺万还指出,影响富人消费方式的第二个因素是,他们的关注点逐渐从物品转向乐趣。
“我常常被问及:经济学家所说的乐趣是什么意思?答案是任何你可以在Instagram上发布的内容,”多诺万告诉《财富》杂志。“例如,境外旅行、外出用餐、泰勒·斯威夫特的演唱会。而实际上,如果你在Instagram上发布最近的餐点,你自然需要穿上新衣服。”
多诺万认为,这些与财富创造无关的趋势,必须被纳入考虑范围,因为它们可能使人们对财富产生羞耻感,而实际上它们只是出于其他原因而导致的消费模式变化。
图片源于: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