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最近表示,他的法案将对所有进口俄罗斯资源的国家征收500%的关税,这是一种针对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的“经济轰炸机”。然而,尽管言辞强硬,美国对推动这一法案似乎仍有所顾忌。
《华尔街日报》报道,特朗普政府正在“悄悄施压”,希望参议院修改法案,尤其是将法案中的“应当”改成“可以”,以削弱对违规国家的强制性惩罚。
这一报道得到了格雷厄姆本人的支持,他甚至提出对援助乌克兰的国家给予豁免,从而避免如果法案通过将造成美欧之间的前所未有的贸易战争。
特朗普在6月中旬对《政治报》表示,制裁“让我们付出了很多钱”,显然不愿意走这条路。国务卿马尔科·鲁比奥也表示,制裁可能会破坏乌克兰的和平进程,尽管他并未排除未来的可能性。
这些因素解释了美国在经济制裁方面对俄罗斯表现出的谨慎,但并未解释其对中国和印度的态度。众所周知,中国和印度一直是俄罗斯资源的主要进口国,给西方的制裁压力提供了缓解。
格雷厄姆期待如果美国威胁中国和印度征收500%关税,他们会停止购买俄罗斯的产品,但他们不太可能妥协,因为这也是在自损经济。
同时,美国与中国达成的贸易协议可能会受到影响,印度也正在进行类似的谈判。特朗普对此感到满意,因此不想在此时激怒中国和印度。
如果情况不顺利,他可能会恢复以往的关税压力,但这可能与格雷厄姆法案的高额度完全不同。
美国正在试图“使印度屈从”,这是其重塑南亚地缘政治的努力之一,因此他更倾向于对印度征收更高的关税,而非中国。但是否最终会这样仍然难以预料。无论如何,对于能源的理由似乎不太可能成为足够的依据,因为他最近表态称,“中国可以继续从伊朗购买石油”,尽管他在2月初的行政命令中明确表示要“将伊朗的石油出口降至零”。
因此,如果特朗普此时对任何国家因购买俄罗斯资源而征收关税,倒显得极其荒谬,特别是他后来对中国从伊朗购买石油的态度。
综合考虑,特朗普不大可能会放弃格雷厄姆提议的“经济轰炸机”。即便法案成为法律,找到一个规避的漏洞也并不是不可能的。
能预见的是,特朗普政府对格雷厄姆的经济法案并不热衷。他可能会尊重政府的意愿,导致他的法案最终只是一场空谈。如果他的团队已经找到了规避办法并向他发出信号,除非他修改语言,否则这将更加可能。
因此,中国、印度和俄罗斯几乎可以肯定不用过于担心这项法案。
图片源于:asi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