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领导人应更直接应对中国的战略挑战

在本月的国家新闻俱乐部活动中,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被问及中国是否对澳大利亚构成安全威胁,他表示:

“我认为我们与地区和世界的互动需要是外交性的,需要成熟,并避免简化复杂的关系。”

当被进一步追问时,他补充道:

“我们在地区内面临战略竞争。我们现在确实面临这样的竞争,我们有一份国防战略审查,概述了澳大利亚的国防需求。我们与地区内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有建设性的互动,也包括东南亚国家。”

尽管总理的表态相对谨慎,然而,根据洛伊研究所的民意调查,受访者的看法则显得更为直接。2025年,69%的受访者认为在未来20年中国成为澳大利亚的军事威胁是非常可能或相对可能的,这一比例比2022年和2023年的75%有所下降。

同样,67%的人支持澳大利亚购买核动力潜艇,60%的人赞成与盟友合作以威慑中国使用军事力量。支持增加国防支出的受访者仅为51%,但并不清楚这一支出将增加多少,以及对其他支出的影响有多大。当回顾国际事件时,只有51%的人表示感到非常安全或相对安全。在谈到对澳大利亚安全的威胁时,61%的人认为未来十年美国与中国在台湾问题上发生军事冲突是一个关键威胁。

相比之下,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理查德·马尔斯在近期的“保卫澳大利亚”峰会上显得更为直白。马尔斯重申了2023年国防战略审查中的要点,指出:

“就我们自己的防御能力需求而言,我们的风险不在于大陆的入侵。我们很幸运,是一个被海洋环绕的岛屿国家,但同时,我们也深度依赖我们的海上交通线。国家的供应几乎所有的液体燃料均通过海上进口,同时也依赖出口收入。因此,这就是我们的战略风险。就是这些海上运输线路的中断。”

在问答环节中,马尔斯详细阐述了对中国快速增加常规军事和核力量的担忧。

阿尔巴尼斯和马尔斯也可以合理指出,正如外交部长佩妮·黄所做的那样,澳大利亚确实对中国的一些行为感到担忧,包括其与俄罗斯的军事合作以及对菲律宾和台湾的胁迫和危险行为。

因此,总理在谈及澳大利亚的战略形势时,应该更为直言不讳。根据2025年洛伊研究所的民意调查结果,阿尔巴尼斯应更明确地向澳大利亚公众说明,我们所面临的战略环境。这并不需要像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最近所做的那样,明确将中国贴上威胁的标签。实际上,澳大利亚人已经明白,未来与中国的关系在整体上将更多是竞争而非合作。过去的洛伊研究所民意调查结果表明,澳大利亚人民并不希望他们的政治领导人对北京采取明显对抗的方式。2024年,仅有45%的人希望澳大利亚在这方面采取更多措施,以威慑中国使用军事力量,即使这可能会损害与中国的关系。

总的来说,总理应有勇气更直接地讨论澳大利亚的战略环境,包括中国带来的挑战,以及应对这一时刻所需的政策响应。如果没有对澳大利亚战略和外交政策辩论的明确概念框架,政府在应对美国增加国防支出压力时,可能会显得反应被动,且缺乏针对性。

图片源于:lowyinstit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