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实施一项国家互联网身份证系统,这一举措被称为“强化监控”,将在很大程度上监控和限制每一项在线提交或互动。
该系统的目标是细致入微地监控公民在网上的每一次行动,无论是随便浏览、社交媒体的帖子,还是网站的登录。
作为全球最全面的在线审查和监控机制之一,中国在网络监管方面已经非常熟练。
因此,强制性的身份验证在每个数字平台上意味着用户几乎无法再保持匿名。
这一已经高度控制的在线环境即将变得更加受限,新的国家互联网身份证将使这一切变得可能。
集中监控
政府计划通过发行虚拟身份证来简化这一过程,从而使用户能够在各种社交媒体应用和网站上登录,而不必在每个平台上单独提交个人信息。
这一新系统的指导方针在5月底发布,现在是选择性参与,预计将在7月中旬生效。
根据官方文件,其目的是“保护公民的身份信息,促进数字经济的健康、有序增长”。
然而,专家们担心这一新政策将进一步限制已经被剥夺的言论自由,迫使互联网用户向国家屈服更多控制权。
数字控制加剧
自习近平担任国家领导人以来,中国在数字领域的控制大幅加紧,利用庞大的审查网络,全天候运营。
这一网络删除在线内容、暂停用户账户,并协助当局识别批评者,有效压制任何可能的异议。
经过公众反馈的提案于近期宣布的最终法规,成为了这一立法过程的标准部分。尽管过去一年公开咨询中该提案遭遇了法律教授、人权专家和一些网民的批评,但最终规则与初步草案基本没有变化。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互联网自由研究科学家肖强表示:“这是一个国家主导的统一身份系统,能够对用户实时监控和封锁,它不仅仅是一个监控工具,实际上是数字极权主义的基础设施。”
控制集中化
中国在全球互联网庞大份额的控制,主要分散在不同的群体中,政府部分依赖社交媒体平台来识别有问题的评论。
然而肖强警告,利用新的互联网身份证的集中系统,可能大大简化政府同时消除用户在多个平台上存在的能力。
中国人权独立捍卫者研究员谢怡也呼应了肖强的担忧,指出该系统赋予中国政府更大的权力,可以“随心所欲”地操控互联网,当局能够追踪用户从起点到整个数字路径。
官方叙述:个人信息的“防弹衣”
在中国,官媒称互联网身份证为“个人信息的防弹衣”,并强调这一系统将显著减少个人数据泄露的可能性。
据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网报道,截至上个月,已有超过600万人注册了该身份证,尽管注册人数只占超过十亿的在线人口的一个部分。
尽管新规预计在7月中旬生效,已有数百款应用在去年开始试点这一互联网身份证。
这一系统源于网络警察副主任贾小亮于2024年3月提出的提案。
出声被压制
当去年七月征求公众意见时,专家和法律学者立刻表达了反对意见。
例如,清华大学法学院的著名教授劳冬艳在微博上将该系统比作“在每个个体的在线活动上安装监控设备”。
她的帖子迅速被删除,账号因“违反相关规定”而被暂停三个月。
到了5月底,当最终规则被公布时,在线批评几乎消失。
肖强解释了这一模式:当局通常会将提案和实施的时间间隔开,让批评者“发泄”。
他指出:“这是故意的……他们的许多措施都遵循同样的模式,而这些模式已经证明是有效的。”
图片源于:ib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