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导弹技术的迅速发展,美国军方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美国空军太空部队的首席指挥官B. Chance Saltzman将军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PLA)正在建立复杂的‘杀伤链’,使其导弹系统更加致命。
桑茨曼将军在上周的参议院拨款委员会会议上指出,中国的导弹库不断扩大,其射程和库存数量使得美国及其盟友面临更大风险,尤其是在发生冲突时。
他提到,人民解放军已经实现了卫星支持的、基于空间的地面部队打击能力,形成了一种“杀伤网”。这种网络显著增强了PLA武器的射程和精确度,能够威胁到美军。
“杀伤网”是桑茨曼将军多次提到的一个概念,他表示这是一个关键的安全隐患。在5月份,他曾指出,解放军通过数百颗卫星构建了一个传感器网络,能提供对美军的实时信息和精确打击能力。
针对这一威胁,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尚未对此做出回应。与此同时,中国的火箭军持续对新武器进行大量投资。据美国国防部的年度报告显示,中国的导弹发射装置和库存正在迅速增长。
其中,DF-26导弹被广泛称为“关岛快递”或“关岛杀手”,因其射程可达到约3000英里外的美国关岛。此外,它还具备反舰能力,因此又被称为“航母杀手”,与DF-21D同名。
其他中国导弹也引发了五角大楼的担忧,包括DF-17和DF-27高超音速导弹,以及短程弹道导弹DF-15,这使得中国能够相对轻松地对台湾进行打击。另外,DF-5、DF-31和新型DF-41等洲际弹道导弹也在不断提升其威胁水平。
不仅仅是弹道导弹,中国的巡航导弹也构成了新的威胁。美国国防部在去年的军事报告中评价,PLA计划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来提升其导弹传感器的精确性。
信息收集和目标确定的能力也可能提升导弹的打击精度。侦察无人机和卫星有可能成为这一不断扩大的“杀伤网”的关键组成部分,向指挥控制中心传递重要情报,以决定如何以及攻击何物。
“杀伤网”的概念是对传统“杀伤链”的演变,强调系统和领域之间更加紧密的互联性,以及提高抵抗干扰能力。美国目前正在积极扩展自己的“杀伤网”。
在最近的参议院委员会会议前,空军领导层指出,他们“认识到需要开发互联的多平台系统,能够在各个军种之间共同运作,以创建一个强大而冗余的远程‘杀伤网’,能够在最具挑战的环境中施加影响。”
这需要从传统平台、通信设备到人工智能和武器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投资,以实现目标。
图片源于:businessins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