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拆除20个藏族村庄以建设水电大坝

根据总部位于伦敦的运动组织“自由西藏”的消息,中国正在拆除位于黄河上游地区的20个藏族村庄,以便兴建一座新的大型水电大坝。此次工程尽管得到了中国科学家的警示,称可能加剧地质灾害和严重环境问题,但仍在继续推进。

“自由西藏”于7月2日发布的新闻稿中指出,此举显示中国在加速黄河上游的水坝建设。

新的次哈峡水电大坝将在玛曲上游的254米高处建设,位于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班宗县和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卓卡县交界处。

与去年投入运营的高度达180米的阳初水电大坝相比,次哈峡水坝将位于其上游。官方媒体曾经报道,阳初大坝的建设采用了人工智能驱动的机器人。

阳初水电大坝的建设造成了围绕阿错寺这一宗教中心的整个社区毁灭,位于卓卡县的帕尔卡村的僧人们被迫拆除自己的房屋,在被命令离开之前,当局宣布将该寺庙移出该县认可的文化和历史遗址名单。

上个月,卓卡县的冬图乡政府发出进一步的官方通知,提到已组织团队向藏族村民和牧民宣传政策,并开展关于大坝建设的“思想工作”。显然,即便当局意识到搬迁和重新安置可能不受当地社区欢迎,但他们仍不愿与受影响的居民讨论此事。

冬图乡也是三个寺庙的所在地。相关的社交媒体帖子显示,冬图乡政府在5月7日组织了七个村庄和三个寺庙的负责人,进行该地区的清理工作,以为撤离和大坝建设做准备。

许多受影响的村庄实际上远离河流的主要航道。这种广泛影响的一个可能原因是,中国生态水电大坝周围通常会建设太阳能农场,意味着需要占用大量的坡度适中的土地,甚至使远离河流的社区也受到土地征用的影响。

在这20个受影响的村庄中,有六个位于卓卡县,包括位于春贡乡的唐切村,以及位于冬图乡的多宗、查城、拉莫、荣隆和塔塘村。其他村庄还分布在果洛州的麻尘和班宗县。

据悉,玉雄村位于麻尘县的拉佳乡,巴多村位于班宗县的巴隆乡,塞塘、卡瓦、东喀、查拉、古玛村则位于班宗县的唐果乡。此外,扎巴、塔尔、达尔卡、墨卡尔、尼印隆、塔隆和塔索村则位于班宗县的朔尔玛乡。

该新闻稿提到,中国科学家已经警告了在地震活动频繁的区域进行重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风险,而目前的河流系统因气候变化变得愈加不可预测。

然而,中国的水坝建设活动依然在加剧,相关项目由中国国有公司负责,同时这些公司也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更多的燃煤电厂,中国正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

据悉,玛曲河上已经建成的九个水电站,使得藏区成为通过超高压电网向远在河南省的主要电力输出地,支撑着其日益增长的工业化与不断上升的碳排放。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近期视察青海省会西宁时,将这些水坝视为与“黄河文化”的一部分,推动藏族人接受国家主义的中国文化与语言,同时试图消除他们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生计和佛教实践。

图片源于:tibetan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