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欧洲外交官们对中国的工业过剩加大了投诉,担心由于国内需求低迷和美国关税的影响,市场将被便宜产品淹没。 然而,现在是习近平主席对中国的价格战争表示不满的时候,他认为这种竞争正在损害国内制造商的利润。
习近平并不是为了迎合失望的西方贸易伙伴的要求,而是因为这种无序的低价竞争威胁到了他最看重的东西:国家的长期技术和工业发展。
在本周的中央财经委员会高层经济会议上,习近平特别提到“无序的低价竞争”。 他没有提到“过剩”这个外界常用的术语,但这一语气上的显著变化仍然引人注目。
凭借其无与伦比的工业实力和规模化制造能力,中国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以低价产品在电动车、太阳能电池板或钢铁等关键领域充斥市场。 然而,在西方眼中,北京工业政策的主要成功如今可能变成反噬。
问题不在于便宜的产品淹没了海外市场,引发贸易伙伴对中国工业主导地位的担忧。 而是这种白热化的竞争正逐渐把北京的经济绑架。 如果以成本价或低于成本价格的销售成为每个公司的主要竞争优势,那么创新、提高质量和投资先进生产的动力将大大减少。
习近平到目前为止可能一直容忍过剩,认为中国需要维持全球供应链的主导地位,尽管内部成本不断上升。然而,北京意识到,无休止的价格战正在损害其攀升价值链的能力。
对于那些投资高质量技术的中国公司而言,它们是国家所看重的,但却可能在这场价格竞争中遭受最大损失。 这些公司虽然最有可能在长期中获胜,但在利润下降的情况下,它们的创新能力也会减缓。
例如,在电动车领域,许多中国初创企业的繁荣往往依赖于地方补贴。然而,由于企业数量过多,它们的利润受到压缩,许多公司不得不以亏损出售,以维持工厂运转。 而在欧洲市场上,中国电动车的销售仅占6%,美国市场则对其关闭,这意味着在这一领域,遭遇过剩的实际上是中国,而非西方。
习近平所表达的意思是,并不是每家公司都有生存的资格。 为了结束当前的过剩局面,中国需要既提升国内需求,又结束那些使不具竞争力的企业能够存活更久的结构性激励,通常是地方补贴。 但要摆脱这一动态将需要时间。 对于任何公司而言,以便宜产品获取市场份额的诱惑都是难以抵挡的,地方政治利益也将抵制可能造成大量失业的痛苦整合。
尽管西方对中国的规模化能力和制造出口主导地位心怀羡慕,但北京的经济仍面临严重的结构性问题。 它需要提高国内消费并巩固更成熟的高价值链工业生态系统。 售卖世界上最便宜的商品,仅能使你富裕到一定程度。
图片源于:unhe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