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杰克逊投资1500万美元推动复活毛腿巨鸟计划

著名电影制片人彼得·杰克逊拥有新西兰已灭绝鸟类毛腿巨鸟的最大私人骨骼收藏之一。

他对这种不会飞的巨型鸟类的热情促成了与一家以宏伟且具争议性计划重现失落物种而闻名的生物技术公司的非同寻常的合作。

周二,科洛萨尔生物科学公司宣布,获得杰克逊和他的合作伙伴弗兰·沃尔什提供的1500万美元资金,计划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来培育与已灭绝的南岛毛腿巨鸟相似的现存鸟类。

此项合作还包括新西兰的奈塔胡研究中心。

杰克逊表示:“电影是我的日常工作,而毛腿巨鸟则是我乐趣所在。每个新西兰的学生都对毛腿巨鸟充满了好奇。”

对此,外部科学家表示,尽管在现代环境中复活灭绝物种的构想似乎不太现实,但对现存动物进行基因修改以获得相似的外形特征是有可能的。

此外,科学家对这种做法是否有助于维护生态与物种保护持有不同的看法,有人担心集中资源关注已灭绝的生物可能会分散对现存物种保护的关注。

毛腿巨鸟曾在新西兰生存了4000年,约在600年前因过度捕猎而灭绝。19世纪,一具被带到英国的大型骨骼引发了对这一长颈鸟类的国际关注,该骨骼如今陈列在约克郡博物馆。

与科洛萨尔生物科技公司在迪尔狼项目的例子不同,毛腿巨鸟项目仍处于早期阶段。

这一项目始于两年前的一通电话,当时杰克逊了解到该公司正在努力进行“灭绝复生”——或创建与已灭绝物种相似的动物。

之后,杰克逊便将科洛萨尔与他通过藏骨经历结识的专家联系了起来,至此他已积累了300至400块毛腿巨鸟的骨骼。

在新西兰,私有土地上发现的毛腿巨鸟骨骼可以合法买卖,但在公共保护区内则不允许买卖,也不能出口。

毛腿巨鸟项目的首个阶段将是识别保存完好的骨骼,从中提取DNA。

科洛萨尔的首席科学家贝丝·夏皮罗表示,这些DNA序列将与现存鸟类的基因组进行比较,包括地面栖息的鸟类如栖息于地面上的小鸟和鸸鹋。

她指出,此过程的目的在于找出使毛腿巨鸟与其他鸟类独特之处的基因特征。

科洛萨尔采用相似的方法比较已灭绝的迪尔狼的古老DNA,以确定它与灰狼之间的遗传差异。

随后,科学家从现存的灰狼身上提取血细胞,并在20个不同的位点进行了基因修改,最终在去年诞生了具有长白毛和强壮下颚的幼崽。

然而,研究鸟类面临着不同的挑战。

夏皮罗表示:“与哺乳动物不同,鸟类胚胎在卵中发育,因此将胚胎移植到替代体的过程将与哺乳动物的IVF不同。”

她进一步指出:“对于我们选择的任何灭绝候选物种,都存在许多科学障碍需要克服。”

“我们仍处于早期阶段。”

如果科洛萨尔团队成功培育出一种高大且拥有巨大脚和粗壮尖爪的鸟类,以类似毛腿巨鸟的特征存在,生态学家斯图尔特·皮姆提出一个紧迫的问题:“一旦你在某个地方消灭了某种物种,是否可以将这一物种重新放回野外?”

“我认为这一切在任何有意义的方面都是极不可能的。”

皮姆还补充道:“这将是一种极其危险的动物。”

该项目的方向将由坎特伯雷大学的奈塔胡研究中心的毛利学者来指导。

奈塔胡考古学家凯尔·戴维斯,一位毛腿巨鸟骨架的专家表示,这项工作“真正重新激发了人们对我们自己传统和神话的研究兴趣”。

杰克逊与戴维斯考察毛腿巨鸟遗骸的考古遗址之一——金字塔谷时,发现那儿还有由毛利人创作的古老岩画,其中一些描绘了在灭绝前的毛腿巨鸟。

项目顾问、基督城坎特伯雷博物馆自然历史高级馆长保罗·斯考菲尔德表示,第一次见到“指环王”导演是在他去杰克逊家中帮助鉴定各种骨头所代表的已知九种毛腿巨鸟时。

“他不仅仅是在收集一些毛腿巨鸟的骨骼,他有一个全面的收藏。”

图片源于:dallas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