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庆祝90岁生日,接班人选问题引发紧张局势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与成千上万的藏传佛教徒共同庆祝90岁生日之际,关于下一任精神领袖的选拔问题已经引发紧张局势。

中国政府对此问题的干预引发了广泛争议,他们声称希望在接班人选拔中拥有更大的权力。

传统上,藏族领导人和助手会寻找一名被视为达赖喇嘛转世的年轻男孩。

有分析人士认为,此次藏族领导人进行选拔后,北京可能会试图任命一个对立的候选人。

然而,现任达赖喇嘛坚称,对其继承人选拔的过程将由瑞士的噶丹宋噶信托基金进行管理。

他表示,“没有其他人有权干预此事”,这一表态被解读为对中国政府的强烈信号。

20世纪期间,藏族人民一直在努力争取建立独立国家,因为他们的故土曾经是俄国、英国和中国争夺的焦点。

1951年,藏族领导人与中国签署了允许中国军队驻扎在藏地的条约。

1965年,中国建立了西藏自治区,名义上是一个自治区域,但实际上却受到严密的控制。

在印度,依然存在一个流亡政府,继续追求西藏独立的梦想。

这一直是中印两国之间紧张关系的源泉,而印度也声称拥有西藏的一部分领土。

中国希望在选择达赖喇嘛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控制权,视为进一步巩固对西藏控制的机会。

西藏的战略位置和资源对中国极其重要,这也是北京在地区寻求主导地位的一部分,尤其是针对其在南亚强劲竞争对手印度的态势。

西藏的高山地形提供了与南亚其他地区的天然防御边界。

1962年的中印战争使两国在该地区的争夺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与许多强国一样,中国始终担心邻近地区的威胁或竞争势力。

这种战略思维与美国利用门罗主义维持其在拉美的主导地位以及俄罗斯维护其对前苏联国家影响力的做法类似。

因此,北京将西方对其控制西藏的批评视为对其势力范围的干预。

另一个争议的焦点是,北京通常认为如麦克马洪线等边界缺乏合法性。

该条边界是在19世纪中国最弱时划定的,被称为“百年屈辱”,这一历史记忆至今仍影响着中国与西方的关系。

水资源的紧迫需求使得西藏在中国产生的层面愈发重要。

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自给自足的需求使得对水资源的控制愈加成为一个地缘政治工具。

例如,湄公河源自西藏,流经中国及缅甸、老挝,最终进入泰国和柬埔寨,是亚洲第三长河流,对东南亚经济至关重要,支撑着6000万人口的生活。

中国通过在西藏建造巨型水坝,企图掌控水资源的举动,加剧了地区间的紧张局势。

2021年,因中国一座大型水坝的建成,湄公河的水流量在一段时间内减少了近50%,这引发了依赖该河水的其它国家的强烈不满。

其他国家近年通过控制地区水资源展开的举措,显示了水资源作为谈判工具的愈发重要性。

印度在2025年因与巴基斯坦的冲突试图切断对其水源的供应。

控制西藏使得中国有机会运用类似的策略,给予北京在与新德里以及其它国家交往时的谈判筹码。

此外,西藏丰富的锂资源对中国的供应链至关重要,特别是在电动车产业的使用上。

在美国与中国的贸易紧张局势中,北京努力减少对西方企业和资源的依赖。

总体而言,西藏的价值反映了全球水资源在地缘政治中的日益重要。

中国对西藏的控制需求不可避免地将在未来继续上升。

图片源于:theconvers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