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社交媒体上对于微软Xbox的讨论愈发热烈,许多用户对其未来的方向提出质疑。针对当前市场环境,许多消费者认为,在这种气候下,售价超过500或800美元的产品显得极为不理智。虽然技术产品的需求依然存在,但随着在裁员后又投资80亿美元于人工智能,微软或许正在丧失部分消费者的支持。
不仅如此,针对Xbox的一系列决策,许多玩家表示对微软的信任已经开始削弱。曾经倾向于购买Xbox游戏机的朋友们,如今却开始对微软的品牌表示抵制。这种信任的流失,将如何影响微软在市场中的地位,不禁让人深思。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其他游戏平台上,比如《极限竞速:地平线5》,其在PlayStation上销售了200万份,而微软对此却没有给予任何积极宣传,这让许多游戏爱好者感到困惑。对于一款表现突出的游戏,微软应该高调宣传,但他们却保持沉默,反而更容易让消费者感到失望和不安。
微软在这一轮中选择不公布游戏销量数据,可能是出于避免被问及表现不佳的游戏或游戏服务用户数之类问题的考虑。他们的策略似乎是选择沉默,让消费者自己得出结论,但这种做法几乎没有产生积极的结果。
对于这一代Xbox的战略,有人认为其策略令人困惑。微软在发布新一代游戏机时,伴随着的却是一系列两到六年后才会推出的游戏。游戏的延期和市场策略的不稳定让玩家感到困惑。
此外,越来越多的人表示他们已经不再购买与微软相关的新产品。这个品牌在朋友群体中的支持度逐渐下滑,以至于有人甚至不想再购买任何与微软有关的产品。这种变化表明,加深用户对品牌的信任和忠诚度已成了微软亟需解决的问题。
进一步分析,微软在定价策略上也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例如,许多游戏在美国的售价为70美元,换算至英国市场应为52英镑,而为什么英国市场上还是以70英镑出售呢?这种不平等显然是许多玩家心中的一根刺。
消费者在美国支付70美元的游戏时,要考虑附加的税费,而在英国,价格中已包括20%的税。因此,当人们提及价格时,应该对比价格时去掉税率,才会得到更准确的比较结果。
不仅如此,在全球经济的不稳定与消费环境变化的背景下,微软所处的行业也遭受重压。游戏行业在疫情后的繁荣又接着经历了经济的萧条,使得许多公司不得不收缩规模,一些工作室被迫关闭或游戏被取消的现象并非微软所特有。
最值得注意的是,微软在过去五年内进行了大量并购,包括2018年起收购多家开发工作室,然而多数这些工作室仍需时间来推出新游戏。与许多游戏已在开发中的工作室如Obsidian、inXile、Double Fine等相比,微软需要的不是单单做出购买的决策,而是还要通过统筹和整合这些工作室来确保推出更高质量的游戏。
总部位于奥斯汀的Firaxis Games和Arkane Studios也面临着并购带来的挑战。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不平等的情况下,消费者对于价格上升的反应尤为敏感。这给着眼于平衡开发工作的公司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综上所述,如今的微软在游戏市场上的策略面临着重重挑战。在用户信任度下滑、价格策略的不公平、以及经济环境变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未来的Xbox是否能够逆转颓势,值得关注与思考。
图片源于:purex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