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中国海军经历了一个惨痛的悲剧,当时明级柴油电动潜艇361号上的70名水兵全部因窒息而死亡。
潜艇在黄海发现时漂浮无声,这一事件的主要原因是潜艇发生了惨重的机械故障,据信是其柴油发动机消耗了艇内所有的氧气。
这一事件最初被中国政府试图掩盖,突显了潜艇服役的固有危险性。
虽然明级潜艇基于古老的苏联罗密欧级设计,但361号的损失仍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历史上最致命的和平时期灾难。
潜艇人员被视为世界各地的精英水兵,潜艇服役需要特殊的勇气,能够在狭小而艰苦的环境中潜入海底并保持隐蔽。
多年来发生过许多事故——有些甚至是致命的,这令人认识到潜艇任务的危险性。
2003年4月,中国海军在这起明级潜艇361号的惨痛事件中经历了海军水兵们共同恐惧的悲剧:窒息而亡。
事情发生在2003年4月25日,当时一艘中国渔船在渤海海域察觉到一个潜望镜,潜望镜似乎静止在水面上。
这一情况引起了渔民的注意,船长立即报警给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这个潜艇被发现漂浮在中国东北沿海,海军迅速做出了反应。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派出了两艘船只到达现场,船上的官员最初猜测这艘静止的潜艇属于北朝鲜、南朝鲜或日本海军。
经过确认,该潜艇是在2003年4月26日被围住并发现是中国的潜艇。
明级潜艇361号上没有幸存者,全体70人似乎都死于窒息。
在此后初步调查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并不打算将这起悲剧公之于众。
中国官方直到5月初才由国家主席江泽民宣布这起悲剧,其发言人表示潜艇发生了一种机械故障。
这艘潜艇在黄海进行一些演练,而后在渤海海域靠近北京和天津进行航行。在事件被发现之前,倒霉的潜艇正在靠近长山岛,准备返回位于山东省威海的母港。
在事件发生之前,这艘潜艇在数日内保持了通信沉默。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认为这是潜艇训练的一部分。
然而,明级潜艇361号实际上已经漂流了至少十天。
导致这一悲剧的原因一直没有明确披露。
一些观察人士认为,这是由于潜艇上超载导致的。
潜艇原计划容纳57名水兵,但实际上却有70人,其中包括14名军官学员。
潜艇可能在测试新的推进系统,这就需要将额外的军官、技术人员和工程师安排在潜艇上。
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船上的柴油可能窒息了船员。
柴油烟雾可能导致了有毒燃料泄漏,或者是一氧化碳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柴油电动潜艇使用空气呼吸的柴油发动机为水下推进充电。
这通常在浮出水面时进行,但为了避免被发现,潜艇也可能在水面下剥足以吸取空气进行航行。如果水位上升过高,浮筒会自动关掉。”
然而,空气进气阀可能出现故障,无法打开,这使得艇员氧气匮乏。
不幸的是,船员们可能经历了令人恐惧和痛苦的死亡,没人希望这种情况发生在自己身上。
他们无法及时关闭柴油发动机,可能经历了眩晕后失去意识,同时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
另一方面,他们也可能在不知危机的情况下就已去世,这更让事件悲惨。
中国政府从未明确事件的具体原因,并将责任推给了舰长施运生和政治委员杨怀庆。
这一事件成为中国海军和平时期最大的生命损失。
尽管中国封锁了事件的具体细节,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可能进行了后续的审查,以期改善明级潜艇的生存能力,确保不会再发生超载现象。
他们可能还加强了水兵对柴油电动潜艇操作的培训。
明级潜艇设计源自苏联时代的潜艇,名为罗密欧级潜艇,罗密欧级潜艇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因此明级潜艇可能没有现代安全系统,尽管由于其他升级被认为是当时相对先进的。
总的来说,这一悲剧原本可以通过妥善操作柴油电动推进系统来避免。这也是对海底战争可能带来悲剧的一次重要提醒。
全世界所有被指派到潜艇的水手都展现了勇气,愿意首先接受这种职责。
尽管许多人接受了良好的训练并熟悉风险,但有时运气不佳,最坏的事情还是会发生。
图片源于:nationalsecurity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