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国务卿马可·鲁比奥与法国、德国和英国外交部长进行了通话,三方一致同意将八月底设定为迫使伊朗达成新的核协议的实际截止日期。
如果伊朗未能在此期限内做出实质性进展,法国、德国和英国将计划启动联合国安理会的“回弹机制”,自动恢复2015年伊朗核协议(即《联合全面行动计划》)中解除的全部制裁措施。
欧盟这三国,通常被称为E3,在布鲁塞尔举行多轮磋商后表达了对伊朗持续扩张核计划的强烈关切,并强调这一机制的启动将针对伊朗未能履约的行为。
该措施旨在通过恢复包括武器禁运、金融制裁和核技术转让限制等多方面制裁,强化对伊朗核项目的国际监管压力。
法国外交部长让-诺埃尔·巴罗特强调,若伊朗未能在八月底前作出“明确、具体且可核实的承诺”,三国将有充分理由恢复过去被解除的全球性禁运。
三国的外交代表团日前在德国联合国代表团举行了会谈,计划向伊朗传达明确的信息,即伊朗应通过采取步骤证明其愿意就核问题作出妥协,以避免被实施制裁。
预计这些步骤包括恢复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核查访问权,并移除伊朗境内约400公斤的60%浓缩铀库存。
据悉,启动“回弹机制”从通知至制裁正式生效大约需要30天,三国希望能在俄罗斯于10月接任联合国安理会主席一职之前完成该程序。
与此同时,伊朗外交部长阿巴斯·阿拉格奇强烈谴责该机制的合法性,称其毫无政治与法律基础,警告若欧洲方面启动制裁,将视之为等同于军事攻击的行为,并承诺将采取相应且相称的回应措施。
伊朗议会在本周三发表声明,要求暂停与美国的任何新一轮核谈判,要求美方必须停止利用外交掩盖对伊朗的军事威胁和攻击。
阿拉格奇指出,美国和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的空袭使得核谈判变得更加复杂,伊朗坚持其核项目纯属和平用途,但针对已造成严重破坏的核设施,伊朗尚无法评估具体损失情况。
伊朗已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理由是确保本国核计划安全的需求。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表示,尽管愿意继续通过谈判来避免军事冲突,他对恢复谈判并不急切,称伊朗核设施已遭受“彻底破坏”,未来谈判将仅在美国占据优势的情况下进行。
安全专家警告,若启动制裁“回弹机制”,伊朗极有可能退出《核不扩散条约》,加剧地区核扩散风险。
德国外交部确认,如未能在夏季结束前达成“可持续且可核实的外交解决方案”,“回弹机制”仍将作为欧洲三国的重要选项,并表示继续与伙伴国紧密协调应对该问题。
与此同时,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与伊朗外长阿拉格奇会谈中重申将支持伊朗维护主权尊严,反对强权政治与霸凌行为,支持伊朗坚持不发展核武器并依法享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
外交界关注的是,法国、德国和英国的坚定立场是否能够迫使伊朗重新履行2015年核协议的相关条款,缓解持续紧张的地区安全环境。
反观伊朗,议会和保守派强硬派态度趋向于绝不放弃铀浓缩,并且要求美欧提供不再发动军事攻击的坚定保证,以及对因制裁和冲突导致的经济损失给予赔偿,使得未来谈判面临诸多障碍。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促进双方恢复建设性对话至关重要,以化解当前危机并防止可能爆发的武装冲突和更大规模区域动荡。
美国及其欧洲盟友正加紧施压,敦促伊朗尽快作出务实回应,否则将依法重新实施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严厉制裁。
伊朗方面则以强硬口吻警告,将以“适当且相称的回应”对抗任何制裁或军事行动。
考虑到各方博弈的复杂性,外交斡旋仍是国际社会对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最佳路径,然而凭借严厉而即时的多国制裁对伊朗施压是否能赢得持久合作,仍然充满不确定性。
未来数周,将成为决定中东局势走向的关键时刻。
法英德三国警告若伊朗不履约,8月底前将启动联合国制裁“回弹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