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eastasiaforum.org/2024/07/14/what-to-expect-from-chinas-upcoming-third-plenum/
2024年5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山东省省会济南主持了一场高规格的商业和学术代表研讨会。我同事、知名的改革学者周其仁在会议上做了备受瞩目的演讲,引发了对即将召开的中共第20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三次全会上雄心勃勃的改革议程的期待,该会议将于7月15日星期一开始。
将近46年前,1978年12月,中共第十一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三次全会决定进行中国的经济改革。自那时以来,过去的八次中共第三次全会传统上都注重经济改革。
中国政治局在4月30日的会议上提出,即将召开的全会的主题包括深化全面改革和现代化。它确定了一种“主动靠前”的政策方法,关注于解决问题。与其采取大规模的自由化政策,该全会更有可能宣布政策措施,以克服可持续增长的一些特定瓶颈。
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的最大成功因素之一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它也受益于低劳动力成本优势、人口结构红利和开放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制。
过去15年左右,这些经济特征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中的一个值得注意的是人口老龄化和全球化遭受挫折。
这些变化给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带来严重挑战,2010年至2023年,其实际GDP增速减半。
作为努力维持强劲经济增长的一部分,中国决策者首次提出了“新质量生产力”这一术语,旨在通过创新提高生产力。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方式是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包括高端制造业、绿色能源部门和数字经济的要素。
即将召开的全会的政策议程可能将侧重于促进创新和提高生产力。这可能涵盖研发、知识产权保护、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国有企业改革和民营企业激励等方面。所有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改革,重新定位国家与市场和经济企业之间的关系。
中国经济长期存在的一个特点是消费相对较弱。2023年,消费在GDP中的份额仅约为56%,比世界平均水平低约20%。
消费疲软是中国经济中若干问题的根源。它倾向于在国内市场产生产能过剩。虽然一个小型经济体可以通过出口摆脱问题,但对于一个大型经济体来说,这要困难得多。这也引发了一个问题:如果人们不足够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那么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全会可能会采取旨在与中国民众分享更多经济发展红利的政策。改革的一个领域可能是可能放宽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官方城市居住权。
一些市场参与者可能会感到失望,因为该会议将不会宣布大胆的自由化计划。但“大爆炸”方法很少是中国的经济改革风格,目前也不是中国的改革策略变得更为激进的正确时机。
中国改革的本质是务实,强调创造变革的可行条件和以结果为导向的决策。渐进主义方法的挑战在于,改革必须稳步向前推进,因为不完整的改革可能会产生阻力,阻碍进一步的改革。
中国经济面临许多新挑战,这也使得当局更难采取更激进的自由化措施。
中国资本项目政策的最近调整是一个有益的例子。2017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决定中国将稳步推进资本项目自由化。但2023年的中央财经工作会议放弃了这一政策。相反,它决定着重吸引外国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进入中国。这一政策转变是出于对金融风险日益增加的担忧。在国内金融风险得到控制之前,暂停资本项目自由化是正确的举措。
地缘政治紧张升级,尤其是美国采取的所谓“小院、高墙”政策也改变了中国自由化政策的成本效益分析,增加了国家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尽管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专家呼吁进行更加大胆的自由化计划,但即将召开的全会很可能将继续遵循务实主义传统,宣布一系列旨在解决一些生产力增长和福利改善难题的政策。这种方法可能再次使一些重要的挑战得不到解决。过去一年,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各种措施,以恢复市场参与者的信心,特别是在私营企业家中。全会可能还会在这方面做出进一步的政策努力,但很难预测这些措施是否能根本解决这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虽然判断务实主义是否仍然是最佳的改革策略可能有困难,但以问题为驱动的政策是最可能的结果,鉴于中国的改革传统和当前的外部环境。市场参与者因此应该关注的不是政策方案是否足够激进,而是宣布的政策措施是否将得到严格执行以及还需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