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特区唐人街的变迁与社区的坚韧

图片源于:https://georgetownvoice.com/2023/09/09/despite-dilapidation-in-chinatown-d-c-s-chinese-american-community-continues-to-thrive/

在第五街与第八街之间,沿着H街和I街,华盛顿特区的唐人街残存着历史的痕迹。

友谊拱门以清朝建筑风格建造,标志着这个历史悠久的社区的入口。

这座拱门散发出的辉煌展示了传统中国文化的活力,而这种活力如今已不再反映在其背后的街区。

华盛顿 D.C. 的第一个华人社区在 20 世纪 1900 年代建立在小中国,即在宾夕法尼亚大道的第二和第四街之间,直到 1920 年代国会强行驱逐居民,以为国家广场让路,作为 1902 年麦克米伦计划的一部分。

居民在 1930 年代迁北,建立了今天的唐人街。

在 1900 年代,由于 1882 年的《华人排斥法》引发的反亚裔歧视和仇外情绪,整个美国的唐人街在帮助新移民家庭安顿下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常提供一个华裔美国居民的居住中心,以帮助他们感到安全并促进社区的发展。

华盛顿 D.C. 的中华公所 (CCBA),成立于 1939 年,是帮助新移民适应言语障碍、寻找住房和获得社会保障卡的组织之一。

到 1940 年代,唐人街的街道上布满了中餐馆、杂货店和居民。

中华公所的第一副主席杰克·李(Jack Lee)说:“唐人街作为华人移民的安全避风港,在当时是必不可少的。

那个时候,华人社区外没有网络可以帮助新移民。”

如今,李指出,唐人街剩余的大多数华裔居民,许多都是老年人,生活在历史悠久的华乐公寓中,这里是唐人街最后剩余的经济适用房之一。

这座建筑最初是由华盛顿特区政府于 1982 年为因周边建筑工程而被迫迁离的华人移民而建造的。

因此,现今的唐人街已成为其昔日辉煌的影子。

新基础设施和建筑项目的兴起,已然成为华人居民及其企业被迫迁出的主要力量。

1997 年 MCI 中心(现为资本一号竞技场,乔治城男子篮球队的长期主场)的开幕,明显改变了社区的面貌,华人企业和居住建筑被连锁店取而代之。

随着社区的贵族化,唐人街逐渐不再是华裔美国人社区的中心,而更多地成为一个旅游目的地。

“很多商家确实是租赁空间,房租上涨了,当然税也上涨了。

这种情况下,小企业、家庭经营的杂货店、食品店和中药店纷纷退出。

新一代的移民根本负担不起在这里生活,”1882 基金会的谈故事导演斯坦·刘(Stan Lou)表示,该组织致力于分享华裔美国人的历史和叙事。

近年来,唐人街日渐破败。

反亚裔情绪、反复的封锁和疫情期间旅游业的中断对该地区的经济福祉造成了重大损害。

封锁政策尤其导致中餐馆失去了曾经稳定的客流量,尤其是来自中国的游客和国际学生。

因此,唐人街在疫情后一直难以恢复,导致当地企业,甚至一些知名连锁店不得不关闭大门。

“第七街现在是空的。我敢说 80% 的店面要么闲置,要么正在出租。

对我来说,我常常说,世界上哪个城市的麦当劳和星巴克会失败?” CCBA 的公关官员彭妮·李(Penny Lee)说。

“然而在华盛顿特区的唐人街,现在这两家店都关门了。”

在被问及唐人街衰退的原因时,几位组织者指出缺乏制度支持和经济负担。

“那些需要翻新餐厅的老板,比如更换招牌或地毯,往往根本拿不出足够的资金。

他们无法获得贷款,而且由于土地价格昂贵,税单也很高。

我们的企业没有税收减免。

那些拥有企业和居住在这里的人并不富有。

华盛顿特区政府从未给予唐人街任何留存或重建的激励。”李说道。

唐人街的衰退使居民流失,导致市议会成员没有动力解决其问题,因为选民基础缩小,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你必须在桌子上有一个席位,而我们没有。

大多数时候,市议会的成员或市长的工作人员不会真正给唐人街的华裔居民太多关注。”李说。

“如果你看看成功的唐人街,比如芝加哥,我们就会知道,他们在政治桌子上有一席之地。

这其实又是一个恶性循环,因为居民迁出,所以你的选民群体会变得很小。

于是他们会想,为什么我要担心 300 票或 200 票等等?

这确实没有什么帮助。”李说。

面对唐人街现代化的衰败,华人社区团体和组织已主动采取行动,以保护这个历史社区的精髓,并保持其在华盛顿特区作为中国文化中心的存在,如中华公所正在努力改善该地区的住房,并美化唐人街附近的公园。

“有一些拨款用于保护唐人街的一些历史建筑。

这些拨款的部分目的不仅是保护建筑本身,而且是让这些建筑能够继续为华人社区和组织使用,并吸引人们到这里。”中国美国博物馆执行董事大卫·乌伊(David Uy)表示。

恢复唐人街昔日的辉煌,使其成为繁华的社区中心是华盛顿特区华人社区和华裔美国人组织中的许多人所追求的永久目标。

但是每年,唐人街的数量在减少。

越来越多的居民和新一代人离开历史悠久的社区,过去曾使唐人街成为一个住宅中心的许多元素逐渐成为了往事。

“第二代、第三代,甚至是第四代在华盛顿特区的人,真的会想要经营他们父母的生意吗?”乌伊问道。

“我认为这也导致了对唐人街的迁移,这不仅仅是外部因素在驱逐他们。

而是说,社群需求的变化。”

唐人街的现代变化,不仅仅是由经济障碍、政府政策或 COVID-19 的负面影响推动。

也有部分原因可以归结为华盛顿特区华裔社区的安全状况的广泛积极变化。

“我的父亲是来自中国的移民。

他来到这个国家时,必须相对同化于这个社会,”乌伊说。

“我们住在皇后区,那里有一个相当大的亚裔社区。

我敢肯定这给他带来了一些安慰,但作为第二代华人,你并不一定感受到再在唐人街生活的必要性。”

唐人街最初是为了保护华人居民而建立的 enclave,但该社区不再仅仅是一个保护空间。

唐人街的建立旨在保护华人社区,免受 1882 年华人排斥法中法律所体现的歧视和孤立,社区建设和保护的性质已不再局限于某一个街区。

这个社区不再是华人社区唯一的物理存在——许多华裔美国人已经迁居,并在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的郊区继续繁荣,不过许多人仍然把华盛顿 D.C. 的唐人街视为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中心。

唐人街是华盛顿特区华人社区、记忆和历史的地理体现——该地区的物理退化并没有减损其重要性和遗产。

它可能不再像 1900 年代那样是一个显赫的住宅区,但对许多组织和社区成员而言,该地区的符号意义依然存在。

“有人对我说,‘哦,华盛顿 D.C. 的唐人街死了’,”乌伊说。

“我们希望人们暂停一下,重新思考这种‘唐人街已经消失;唐人街已经死去’的观点。

它仍然完全有可能成为一个文化中心。

它仍然可以是一个标志,代表华裔美国历史。”

作为华裔美国文化的交汇点,九条街的唐人街现在与不仅是华盛顿特区的华人社区分享中国遗产,还有更广泛的群体。

文化活动,如 CCBA 举办的庆祝中国文化节日和农历新年的节日,旨在使唐人街真正成为华裔美国人遗产教育的中心。

华人青年俱乐部(CYC)作为 CCBA 的一个重要分支,继续通过举办体育活动来滋养新一代华裔美国人的社区。

最引人注目的是九人制排球,这是一种每边有九名选手和稍大场地的排球风格,过去在华裔美国人中非常流行,以团结全国的唐人街社区并在孤立的时期建立友谊。

虽然大多数队员现在不再住在唐人街,但这个传统依然存留。

“一个刚从高中毕业的年轻人要去上大学。他在 CYC 排球队,十分热爱这一运动。

他的朋友们也是如此。”刘说。“他们想要参加唐人街的排球队。这就是我们想要持续推广的精神。”

华盛顿特区的华人社区依然在蓬勃发展。

支持网络仍然存在,尽管不再仅仅依附于一个实体地点。

“尽管 D.C. 地区的社区分散,我认为其中仍然存在一种家庭的感觉。”刘说。

“我花了很长时间才发现,这是真的支持,而不仅仅是为了抵御偏见和仇恨而团结在一起。”

正是这种紧密团结的华裔美国社区,使得像 1882 基金会和中华公所这样的组织能够继续怀着对复兴和保护这个社区的希望。

尽管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唐人街的人口自然变化、基础设施的侵袭以及经济困难——唐人街依然作为华裔美国人社区在面对孤立时所展现出的坚韧和信念的历史象征存在。

“我认为社区会团结起来,支持这个努力,以更有意义的方式将我们社区凝聚在一起。”刘说。

“我认为如果我们在唐人街建立一个好的项目,人们会来,向唐人街靠拢,支持并参与我们的活动。

也许在这方面,我是一个梦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