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华工的遗骸:一段被遗忘的历史

图片源于:https://www.oregonlive.com/portland/2009/09/portland_filmmaker_traces_rema.html

六十年前,建设波特兰铁路的华人移民遗骸离开了位于朗费尔公墓的隔离墓地。

他们在这片被视为第二故乡的土地上,未被哀悼、未被识别,甚至受到不尊重,随后被装船送往香港,计划在他们的故乡村庄重新安葬。

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封闭了边界,这些未婚男子的遗骸便在香港的一个混凝土建筑中滞留了下来。

岁月更迭,新一波华人移民抵达,曾经的劳工们逐渐被人遗忘。

去年,纪录片导演林艾维(Ivy Lin)决定追寻这些遗骸的旅程。

她自己也是一位华裔移民,她的纪录片《团聚归家》将于下个月在Someday Lounge放映。

这部纪录片以忧伤的基调,描绘了波特兰历史上一个羞耻的片段,令人深思。

被埋葬在东南波特兰朗费尔公墓14号区的男子,在穆尔特诺玛县的记录中,仅被称为“华人”。

由于县官员决定将这一部分墓地用于建造一座建筑和停车场,这些遗体被掘出。

林艾维说:“我不断尝试想象他们的生活是多么不同。你努力工作,然后死去,埋葬时却没有墓碑。他们为我铺平了道路。”

在当时的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到,虽然县政府花费了715美元来挖掘尸体,华人联合慈善协会却不得不支付给一位当地商人2484美元,将这些来自朗费尔公墓和其他俄勒冈州墓地的遗骸运送至中国。

然而,这名商人挪用了这笔钱,导致遗骸滞留在香港。

《团聚归家》

放映时间:10月11日(星期日)晚上7点

地点:Someday Lounge,125 N.W. 第五大道,波特兰

费用:入场免费,但赞助商希望能向Lone Fir Cemetery慈善基金会捐款。该非营利组织正在为埋葬在14号区的华工建立一座纪念碑。

想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ww.vimeo.com/6226018观看纪录片预告。

林艾维采访了多位与那些劳工相关的人士,包括一家葬礼公司的老板之子、为移民提供社交结构的慈善协会成员,以及《俄勒冈人报》的记者布伦特·沃尔斯(Brent Walth),后者在2004年的研究中揭示了仍然存在的某些坟墓看似就在朗费尔公墓的停车场下面。

林艾维的调查将她带到了香港的东华博物馆,她在那里发现了装运记录——“我忍不住泪流满面,”她说。

在东华殡仪院一个存放遗骸的建筑中,她发现了遗骸至今的存档。或者,现在它们可能在其他地方——林艾维认为它们可能被移至附近的一个公墓。

即使持有来自慈善协会和管理朗费尔的Metro的介绍信,林艾维在追寻其搜索许可时也面临困难。

这一经历深深触动了她。

现年43岁的林艾维在台湾长大,接受过古典钢琴训练,于1989年移居美国学习音乐理论。

曾是一名全职钢琴老师的她,在工作之余拍摄电影。

她完成了一部关于波特兰华人的影片《烧猪与鱼缸》,去年上映。

这部影片的创作使她更加深入了解朗费尔公墓的埋葬情况。

“当我看到14号区时,它一下子抓住了我的心,”她说。

“我在美国生活了20年,因此我能看到自己转变为一名亚裔美国人,和早期亚裔移民之间有着情感的联系。他们死去,却未能受到应有的尊重。”

这些华工的故事也感动了他人。

贝基·奥斯瓦德(Becky Oswald),朗费尔公墓慈善基金会的主席,正积极推动在14号区建立一座纪念碑,她坦言,14号区如今仅是一片铺装和草坪。

想到这些劳工遗骸的遭遇让她感到惋惜,她认为这是一个没有结局的悲惨故事。

“如果我看到他们的埋葬地点,我会完全失控。”她说。

“他们的悲惨遭遇与我的生活关系密切。我仍在努力让人们了解他们的故事。”

路易斯·李(Louis Lee)是一位老城华埠的会计师,也是该区域的知名倡导者,资助了林艾维的电影。

他在70年代初来到美国,曾在明尼苏达的一所州立学校学习,如今在波特兰生活超过30年。

他提到,这些早期华工的遭遇使他反思自己的生活,生活对他来说简直容易太多了。

没有艰苦的劳作,也不再是无名的埋葬。他可以去度假,他的孩子们上了私立大学。

“波特兰曾有大量的华裔人口,我们往往会忘记这一点。”他说。“这些人都是单身男性,他们唯一的愿望就是回家,不论生死。”

对于林艾维来说,这个故事仍未结束。

在今年早些时候前往香港时,她没有时间去访问她认为遗骸归属的海外公墓。

这趟旅程,或许将会成为她的下一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