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广场,严格的安保措施反映了变化中的中国

图片源于:https://www.npr.org/2024/11/15/nx-s1-5162319/china-security-tiananmen-square

北京——这是我两天内第二次尝试访问天安门广场,但情况看起来并不乐观。

前一天,当我试图进入时,一名警卫告诉我需要在线预约,并且不可以当天预约。

于是,我扫描了二维码,输入了我的姓名和护照号码,并在第二天再来。

现在,我站在数十人排队进入世界上最大公共广场的前面。

能到达这里的过程十分繁琐:要先通过附近地铁站的警察身份证检查,接着在 sidewalk 上排队,再到站着排队时的第三次检查,最后则是这位高大的警察站在金属探测器和 X 光机前进行的最终检查。

我的记者签证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说我需要旁边站一下,并通知他的上司。

又有一名警察到来。

他歉意地说,外籍记者需要特殊许可,而我没有。

整整75年前的上个月,中国革命领袖毛泽东在天安门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天安门位于紫禁城的南端,是中国 poucos 象征性的权力象征之一。

在它脚下展开的广场也是一个权力象征,这几十年来在人民与国家之间摇摆不定。

在天安门广场上,抗议的传统扎根在百年前,1919年,学生们在广场上游行——五四运动。

他们在抗议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凡尔赛条约》的条款。

1949年共产党执政后,广场得到扩建。

党在广场的东侧和西侧两边安装了两座宏伟建筑,并在广场中央放置了一个革命英雄纪念碑。

“这一切发生在1950年代,基本上是为了准备1959年,即十周年纪念。”

东北大学的北京城市建筑专家余水山说。

“党心中有一个模型,就是基本上在模仿莫斯科。”

他说,广场将成为公共场所,就像苏联的红场一样,用于游行和大型集会。

在1960年代和70年代,毛泽东带来越来越多的红卫兵来到天安门广场,歌颂他的伟大。

为了国家的里程碑纪念日,广场上举行过军事游行,以及庆祝其他重要事件的活动,包括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的盛典。

这些大型的国家力量展示与广场上发生的其他事件发生了碰撞。

1976年,数千人聚集在天安门广场,自发悼念周恩来的去世。

1980年代也发生过抗议,直到1989年,学生们在广场上占领了数月,直到军队镇压该运动为止。

那些抗议和镇压事件在世界各地广播,使广场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并增强了其敏感性。

天安门广场的安保也随之加强,但那时人们仍有可能在广场上游玩。

人们在广场上放风筝,可以骑自行车或滑板。

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偶尔也会发生小规模的抗议,但都很快在便衣和警察的围捕中结束。

我见过上访者在天安门上撒传单,也见过他们展开横幅。

1991年,众议员南希·佩洛西甚至在天安门广场上这样做,以纪念1989年被杀的示威者。

人们曾在天安门广场自焚以表达抗议。

2013年,政府表示与分裂运动有关的极端分子驶过天安门,造成数人死亡。

安保再次加强,金属探测器和 X 光机开始出现在广场上。

在新冠疫情期间,政府新增了数字预约系统进行入场,要求提供身份证或护照,并控制进入广场的人数,表面上是出于公共健康的考虑。

预约系统已经保留至今。

“过去,你可以在这里做任何事情。”

一位69岁的刘姓男子这样说道,他一生都住在附近。

出于对外国记者的顾虑,他拒绝告诉 NPR 他的全名。

“现在你绝对不能做任何事情。”

哈佛大学中国政治与抗议专家伊丽莎白·佩里表示,强化的安保反映了当前领导层的不安。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非常不安。”

“并不是说党曾经欢迎公众抗议,但实际上能与之共存。

但我认为这种感觉如今已经消失,任何种类的抗议,即使是非常有限的地理和人口范畴,也被党视为潜在的危险。”

佩里提到,这可能与习近平的统治方式有关——通过反腐运动削弱对手,巩固权力,取消任期限制,并将共产党重新放回日常生活的中心。

整个社会的安保措施也因此收紧。

与此同时,经济却不景气。

“目前的领导层似乎有一种集体的末日感,它可能长期掌权,而当前没有任何制度化的领导层继任机制。”

尽管如此,游客似乎对天安门广场的额外安保措施并不在意,富有特色的景点被认为是北京的“必访之地”。

来自杭州的谢斌带着孩子们来参观广场,孩子们头戴红色贴纸,手持小国旗。

她说,这次体验很好。

“[当局]有他们自己的考虑来做出这些限制,作为游客我们只需尊重他们的决定。”

在九月份,我再一次尝试访问天安门广场,希望这次顺利。

NPR通过外交部申请许可,该部随后联系了管理广场及周边地区的一个政府办公室。

等待近一周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初秋日,申请得到了批准。

我曾无数次在这个广场上游玩,作为游客和学生。

近年来,我以记者身份来访,或者在外宾访问中国时,或在广场被改造成大型停车场供党派集会或人大会期间使用时。

多年前,这里感觉像是一个开放、有机的北京的一部分。

如今,作为“神圣之地”而存在。

一群来自中国东北的游客邀请我和他们一起拍照,背景是著名的毛主席画像。

我欣然同意,但我们没有交谈。

一名政府官员和一名警察陪伴着我参观广场。

而且我被告知,不得接受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