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spacenews.com/china-to-debut-new-long-march-and-commercial-rockets-in-2025/
赫尔辛基——新型长征火箭和商业开发的发射器预计将在2025年进行首次飞行,从而提升中国的整体发射能力。
多种发射器将是可重复使用的,经过改进以实现重复使用,或为一次性使用但设计用于定期、经济有效的发射。
这些发射器将与中国的千帆和国望等巨型星座项目、空间站货物任务及其他商业合同展开竞争,帮助提升国家未来几年的整体太空访问能力和发射率。
长征8A
首个飞行的火箭将是长征8A,这是一种现有长征8的变体,具有更大、更强的二级,该变体将有效载荷容量从5000公斤提升至7000公斤,适用于700公里日伴轨道(SSO)。
该变化还将允许火箭使用更大的5.2米直径有效载荷整流罩。
长征8A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CALT)研发,预计将在2025年1月19日飞行,根据最新发布的海洋导航警告,CASC已建立新设施以提升长征8和其他煤油长征火箭的YF-100发动机的生产能力。
长征12A
另一主要的CASC子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SAST)目前正在为其长征12A火箭准备垂直起飞、垂直着陆(VTVL)测试。
标准的、一次性长征12于去年11月成功首飞,展示了将为中国未来载人登月火箭提供动力的煤油-液氧YF-100K发动机。
然而,长征12A将是可重复使用的,可能采用商业开发的甲烷-液氧发动机。
此次测试计划在1月14日至16日之间于山东省海阳附近进行,该地区帮助进行中国的海上发射。
测试将旨在模拟第一阶段飞行,达到约75公里的高度。
朱雀3
中国首家商业发射公司Landspace正在准备2025年首次轨道发射其朱雀3(Vermilion Bird-3)火箭,预计2024年将进行VTVL测试。
这款不锈钢、双级火箭直径为4.5米,总长为76.6米,起飞质量约为660吨,采用九台天雀-12B发动机。
当作为一次性发射时,朱雀3的有效载荷能力为21000公斤至低地轨道(LEO),而在回收第一级的情况下为18300公斤。
另外,火箭在返回发射场时,可以承载12500公斤。
该公司在1月1日通过新浪微博的社交媒体账号宣布,首级的九台天雀-12发动机已生产完成。
该新发射器可能于2026年发射可回收的浩龙货运飞船,成为中国载人航天局推动的低成本货运计划的一部分。
天龙3
商业发射公司Space Pioneer原计划于2024年发射天龙3。
该公司在6月进行了静态点火测试,但令人惊讶的是,火箭阶段脱离了其夹具并飞向空中,最终坠落至地面造成了火球。
这一事件被附近的目击者拍摄,但幸运的是没有人受伤,爆炸击中了一座山坡。
该公司在险中求生,计划在2025年发射天龙3。
天龙3的直径为3.8米,起飞质质量为590吨。
该火箭将能够将17000公斤有效载荷送入低地轨道,或在500公里的日伴轨道上运载14000公斤,与SpaceX的猎鹰9对标。
帕拉斯1
商业公司Galactic Energy计划首次发射其帕拉斯1,这是一款煤油-液氧火箭,最终将适应第一阶段的重复使用。
根据该公司的网站,其在200公里高的低地轨道(LEO)有效载荷能力为8000公斤。
该公司表示,未来三核心阶段变体将能够将30000公斤运载至低地轨道。
Galactic Energy在12月31日表示,首架帕拉斯1火箭的最终组装正在进行中,预计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东风商业航天创新测试区发射。
谷神2
Galactic Energy还计划在2025年上半年首次发射谷神2火箭。
该火箭将是谷神1固体火箭的升级版本。
谷神1能将400公斤运送到低地轨道或300公斤送往500公里日伴轨道,而谷神2将能把1600公斤有效载荷送到500公里低地轨道,并将1300公斤有效载荷送至500公里日伴轨道 according to Galactic Energy。
星云1
商业公司Deep Blue Aerospace计划在今年发射其星云1火箭,目标是回收并重复使用该火箭。
星云1是一种两级火箭,直径为3.35米。
该火箭将使用九台可变推力的3D打印Thunder-R1发动机作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配备一台发动机。
它将能够将2000公斤有效载荷送往低地轨道,改进后的版本能够将8000公斤送到低地轨道。
动力链2
中国科学院的衍生公司CAS Space已经在飞行中的固体推进剂动力链1(Lijian-1)进行飞行,但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进行其首个煤油-液氧火箭的发射。
动力链2将高达53米,宽度为3.35米,能够将12000公斤的有效载荷送到低地轨道或7800公斤至500公里的日伴轨道。
根据CAS Space的说法,该火箭最终将实现可重复使用。
动力链2已被选中发射来自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学院的青舟货运飞船,作为低成本空间站货物服务的部分。
双曲线3
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iSpace)在2019年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成为首个私资中国公司成功入轨的固体燃料双曲线1,但在此后的发射中受到了诸多挑战,包括在2024年的第四次失利。
尽管如此,该公司计划在2025年发射自己的煤油-液氧火箭——双曲线3。
该公司跳过了体积较小的双曲线2,直接推出体积较大的、长达69米的双曲线3,旨在向低地轨道运载8500公斤的有效载荷。
该公司计划在未来使该火箭实现可重复使用,之前已于2023年11月进行了一次VTVL测试。
其他首次发射的可能性还包括Orienspace的重力2火箭。
这些公司和火箭将在有限的国内合同中竞争。
然而,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中国获得新的、低成本且可重复使用的发射器,提升中国的太空访问能力,为巨型星座及其他项目增加所需的发射率,并有可能吸引国际有效载荷,尽管地缘政治挑战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