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科技合作协议的变化:科学开放性面临挑战

图片源于:https://theconversation.com/can-science-be-both-open-and-secure-nations-grapple-with-tightening-research-security-as-chinas-dominance-grows-244112

在美中关系紧张加剧的背景下,两国于2024年12月13日签署了一项双边科技合作协议。

此次事件被宣传为对一项已有45年历史的协议的“续签”,但这种说法可能有些误导。

修订后的协议大幅缩小了原协议的范围,限制了可共同研究的主题,关闭了合作机会,并插入了一项新的争端解决机制。

这种转变与全球日益关注研究安全的问题相一致。

各国政府担心,国际竞争对手通过跨国科学合作获取军事或贸易优势或安全机密。

在此背景下,欧盟、加拿大、日本和美国在几个月内推出了保护敏感研究免受外国干预的新措施。

但有一个问题:过多的安全措施可能会扼杀推动科学进步的国际合作。

作为一名政策分析师和公共事务教授,我研究国际科学和技术合作及其对公共和外交政策的影响。

我跟踪了美国与中国在科学和技术领域日益紧密的关系。

这段关系从知识转移演变为真正的合作与竞争。

现在,随着安全规定的变化,这种曾经开放的关系面临着一个关键问题:各国能否加强研究安全而不损害科学运作所需的开放性?

中国的崛起改变了全球格局。

中国在科学出版方面的崛起标志着全球研究的巨大转变。

1980年,中国作者在Web of Science中提供的研究文章不到2%。

根据我的统计,到2023年,他们的占比已达25%,超越了美国,结束了1948年起与英国争夺顶尖位置的75年历史。

1980年,中国没有专利发明,直到2022年,中国企业在向外国公司发放的美国专利中名列前茅,共获得40,000个专利,而英国公司获得的专利不到2,000个。

在许多先进的科学和技术领域,中国处于全球前沿,甚至引领潮流。

自2013年以来,中国一直是与美国科学合作的最大国。

大量中国学生和学者与美国同行进行联合研究。

大多数倡导1979年双边协议签署的美国政策制定者认为科学将使中国自由化。

然而,中国利用技术来巩固其专制控制,并建立强大的军队,着眼于区域权力和全球影响力。

在科学和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赢得战争并打造成功经济。

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得到国家控制政府的支持,正在改变全球力量格局。

与开放社会不同,研究成果透明并且共享,中国通常保持其研究工作的秘密,同时通过黑客攻击、强制技术转让和工业间谍等方式获取西方技术。

这些做法是许多政府目前实施严格安全措施的原因。

各国的反应

联邦调查局(FBI)声称,中国盗取了敏感技术和研究数据,以增强其国防能力。

特朗普政府的“中国倡议”旨在根除小偷和间谍,而拜登政府在这方面也没有放松压力。

2022年的《芯片与科学法案》要求国家科学基金会建立SECURE——一个帮助大学和小企业的中心,以便研究社区能够做出安全-informed决定。

我正在与SECURE合作,评估其使命的有效性。

其他先进国家也在警惕之中。

欧盟建议成员国加强安全措施。

日本与美国联合推出保护敏感研究免受外国干预和利用的新措施。

欧洲国家愈发关注技术主权,以保护自己免受中国的利用。

同样,亚洲国家在中国寻求合作时也对其意图表示谨慎。

澳大利亚尤为关注中国崛起所带来的威胁,但其他国家也发出了警告。

荷兰出台了安全国际合作政策。

在一项研究表明间谍利用瑞典大学研究时,瑞典也提高了警觉。

加拿大创建了研究安全中心以确保公共安全,与美国类似,建立了区域分散的顾问网络,为大学和研究人员提供直接支持。

加拿大现在要求涉及敏感技术的研究合作进行强制性风险评估。

在澳大利亚和英国也采取了类似的方法。

德国在2023年的条例中设立了合规单位和伦理委员会,以监督与安全相关的研究。

这些单位的任务是为研究人员提供建议,调解争端,并评估研究项目的伦理和安全影响。

这些委员会强调实施保护措施,控制对敏感数据的访问,并评估潜在的误用。

日本的2021年政策要求研究人员披露并定期更新有关融资来源、国内外的归属信息及潜在利益冲突。

跨部委的研发管理系统正在推出研讨会和简报,以教育研究人员和机构有关新兴风险和保持研究安全的最佳实践。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保持着自2022年以来发布的超过206项研究安全政策声明的数据库。

开放性正在减弱。

对安全的重视可能会扼杀促进科学进步的国际合作。

大约25%的美国科学文章是通过国际合作产生的。

证据显示,国际参与和开放性能够产生更具有影响力的研究。

最顶尖的科学家跨越国界进行工作。

更关键的是,科学依赖于思想和人才的自由流动。

冷战后,科学进步因国界的开放而加速。

当国家研究产出近年来保持平稳时,国际合作却显著增长,这表明科学日益全球化的特性。

研究机构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实施这些新要求的同时,避免营造出怀疑或孤立的气候。

回归国家边界可能会减缓进展。

科学开放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我们可能正接近一个全球科学合作时代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