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与美国的军事合作:未必是强权统治的象征

图片源于:https://www.washingtonexaminer.com/opinion/3316432/india-is-the-un-china/

印度选择允许美国进行军事飞行以遣返非法移民,此举并未让人感到惊讶。

这一决定迅速跟随在国务卿马尔科·鲁比奥与印度外长的首次会谈之后。

进步派人士通常将总理纳伦德拉·莫迪视为宗教极端主义的强人,或许会将与特朗普政府的明显联盟视作他是民粹主义独裁者的证据。

然而,在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进行的实地考察显示出截然不同的故事:可以称之为“非中国”,这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主对比。

而后者不太可能接回那些通过墨西哥边境潜入其境内的数千名非法移民。

在印度旅行的现实令人印象深刻——与当地家庭共进晚餐,阅读当地报纸(如《印度教徒报》或《印度时报》),与稻田农民交谈时,能够感受到与美国在文化上以及军事上的亲近关系。

随着中国威胁的加剧,似乎我们应当支持印度。

在“非中国”中,政治异议是日常的一部分:报纸上充斥着各种美国风格的评论,从对家庭关系的担忧到谴责莫迪所在的人民党寻求通过分发“福利”赢得选举,例如对低效农村小农的补贴。

《印度教徒报》表达了对这种再分配可能会削弱8%经济增长目标的担忧,而这恰恰是提升国家贫困人口生存状况的最好途径。

在印度,信息流通自由,国际媒体的访问没有防火墙限制,也没有因对政府不利的内容而进行审查。

《印度时报》毫不犹豫地批评政府,近期有社论呼吁全国范围内安全饮用水的普及,并指出政府未将此作为优先事项。

尽管莫迪可能支持基于道德行为的传统印度教价值观,但在现实中,宗教自由没有受到限制。

在喀拉拉邦的城市科钦,两位穆斯林女商贩在出售时尚的纱丽时,对宗教迫害这一问题表现得毫无担忧,甚至感到困惑。“我们有许多印度教朋友,根本没有问题。”

在南部的喀拉拉邦,基督教蓬勃发展,而非印度教的锡克党在印度人口最多的州——最大的241百万口的北方邦执政(他们反对遣返非法移民的航班)。

当地的孟买慈善事业帮助修复了一座宏伟的19世纪犹太教堂。

更重要的是,尽管在2008年孟买恐怖袭击中其拉比和妻子被谋杀,但孟买哈巴德仍然蓬勃发展。

在此次袭击中,共有164人遇难,死者在城市的各大酒店和主要火车站被巴基斯坦的穆斯林极端分子杀害。

与美国一样,“非中国”是一个宗教气息浓厚的国家,朝圣者从庙宇间乘夜班公交车赶赴朝圣地。

全球规模最大的朝圣活动刚刚结束,9000万朝圣者参加了在普拉亚格拉吉(Ganges和Yamuna河交汇处举行的)大库姆梅哈集会,信徒们在据说能洗净罪恶的圣水中沐浴。

在“非中国”,每个人的流动自由从农村到城市或反之并未受到限制。

这包括在海外工作的法定权利。

在喀拉拉邦的一处稻田中,一位家庭主妇指着她的智能手机说,她收到来自在沙特阿拉伯工作的儿子的汇款,儿子是一名焊工。

这笔收入帮助她的女儿上护理学校。

即使在一个仍然以五头水牛作为劳动力的农场里,向上的就业流动和雄心壮志的气息依然弥漫。

内部流动的自由导致了孟买达拉维的发展,达拉维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贫民窟,拥有100万人,来自印度各地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聚集于此,形成了被称为“希望之城”的地区。

这远不是人们想象中的贫困;城市提供电力和水源,各种小型企业如塑料回收和陶瓷业蓬勃发展。

现代浴室推动了莫迪的‘清洁印度’倡议,显著减少了户外排便的问题。

在达拉维的一条小巷子里,一家四口共用一间单室公寓(干净整洁,衣物整齐地在架子上放好),他们积攒着存款准备购买自己的“公寓”,搬到更好的社区。

两个女儿就读于以英语授课的私立学校,姐姐希望成为刚刚私有化的印度航空的空中小姐。

绝大多数农村儿童的目标是离开农场。

在“非中国”,上升的志向并不受政治党派的限制(尽管种姓歧视依然存在问题)。

在南方小城镇特里奇一家人家里(在香蕉叶上盛上晚餐),一位年轻的女儿讨论了她完成计算机硕士学位后的计划。

她的青少年兄弟则计划成为医生。

传统与现代共存。

如果女儿在班加罗尔找到信息技术的工作(那里被称为印度的硅谷),她的母亲会跟随她至少两个月,以确保她女儿安全安顿。

这家三口都期待着安排婚姻,正如她们的父母所经历的那样。“没有什么比家庭更重要,”他们的父亲告诉我们。

在“非中国”,如美国所言的学校选择权,实际上已经成为常态。

自2009年该国通过了《教育权法》以来,私立高中入学率增加了330%,而政府学校仅增加了30%。

贫民窟的家庭节省开支,为英语私立学校的学费苦苦挣扎。

在拥有最高识字率的喀拉拉邦,只有44.5%的学生就读政府学校,较2022年的64.5%大幅下降。

换句话说,在这个所谓的宗教国家中,教学的内容和方式的决策交由成千上万所个别学校掌握。

“非中国”与美国一样,通过文学和电影投射软实力。

总部位于孟买的宝莱坞每年发布数百部影片。

尽管许多影片充斥着逃避现实的歌舞场景,但也有一些作品触及最敏感的问题。

获得戛纳电影节大奖的《我们所想的光》,不仅讲述了一个印度教女性与穆斯林男性之间的浪漫故事,还讲述了一个不法开发商逼迫一位穷人妇女搬家的故事。

孟买的繁华天际线以豪华的高层建筑为标志,人口达到2000万并在不断增长。

在这个自称由一位强人统治的国家中,民主却依然强大。

莫迪所在的人民党在去年的选举中遭受重创,远未达到获得议会多数席位的目标。

人们对民主治国和法治的自豪感在明显增加(其中很多内容实际上是英国遗留下来的传统)。

在从科钦飞往孟买的印度航空航班上,机组人员专门花时间宣布,庆祝共和国日,这一天是1月26日,纪念印度联邦式宪法的采纳,公开宣示其所保证的“民主、平等和正义”。

在“非中国”,这不过是日常事务中的一项例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