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否取代美国?

图片源于:https://www.dw.com/en/msc-can-china-replace-us-as-world-leader/a-71626675

随着特朗普总统将美国撤出国际论坛,中国预计将填补这一空白。

但中国是否有能力取代美国?它是否真的想要?

美国副总统JD·范斯在今年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的参与引起了国际关注,特别是来自欧洲领导人的关注。

特朗普总统重返白宫让欧盟国家领导人感到紧张,而这种不确定感在会议上显得尤为明显。因此,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范斯身上,期待他能缓解这些担忧。

然而,范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的演讲似乎更加恶化了问题。他对欧洲的尖锐批评让许多与会者感到恼火,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留斯称他的言论“不可接受”。

他对俄乌战争的评论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暗示“欧洲与美国的数十年关系正在结束”。

与此同时,中国外长王毅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也发言,他以更为包容和和解的口吻向欧洲人致辞。他表示,中国视欧洲为合作伙伴,而非对手,并愿意在乌克兰-俄罗斯和平谈判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王毅告诉德国总理奥拉夫·肖尔茨,中国愿意加深与德国的“全面合作”,以作为维护全球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双边努力。

当特朗普的美国越来越向内看,逐渐退出国际论坛和条约,并威胁退出北约时,中国似乎正愈发积极参与全球事务。

这是否意味着北京能够取代华盛顿成为全球仲裁者?

“毫无疑问,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中国想要尽其所能,”哈佛大学政府学教授兼中国专家格雷厄姆·阿利森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对DW表示。

“如果美国退出贸易协议,寻求贸易协议以实现经济增长的国家,例如中国,将填补这一空白。”

阿利森强调,如果特朗普继续退出国际机构,“中国将在掷骰子中起到领军作用。”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注意到,那里有很多机会,如果美国的手法糟糕,那将使北京的成功变得更容易。”

中国近年来在世界多个地方,尤其是亚洲和非洲的大量投资,增强了其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

无论是阿富汗还是中东,中国都利用其影响力来调解冲突。

皮斯托留斯:JD·范斯的批评“不可接受”。

如果欧洲要更加靠近中国,是否可能出现这种状况?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扬对DW表示,欧洲如果希望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关系,就需要制定独立的对华政策。

“如果美国(在特朗普的领导下)更重视国内问题,那么欧洲也应该如此,”姚说。“在国防、安全和对外政策上,欧洲将有很大的空间与中国合作。”

但中国与俄罗斯的密切关系可能是一个障碍。在此背景下,北京最近欢迎特朗普努力接触他的俄罗斯同行弗拉基米尔·普京,旨在结束乌克兰战争,并表示愿意发挥其作用。

“我认为中国想表现出自己是一个和平缔造者,它不支持战争,并希望参与结束战争,”阿利森表示。

姚认为,结束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符合中国的经济利益。“中国与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有贸易关系,因此北京绝对希望推动该地区的和平。”

但是,为了赢得欧洲的信任,习近平必须确保不会支持任何损害其自身利益的协议。

中国外长王毅试图在慕尼黑向欧洲领导人保证,它是可以信赖的,并表示如果所有利益相关者参与谈判,乌克兰的和平是可以实现的。

泽连斯基:‘我们必须建设欧洲的武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