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foreignpolicy.com/2025/02/18/trump-us-china-hawks-pivot-asia-pacific-europe-russia-nato/
特朗普的对华政策呈现出一种困境。
一方面,他在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务院和国防部等重要职位上任命了严厉的对华鹰派。这支团队正在制定更具竞争力的政策元素,尽管与拜登的团队存在一定程度的连续性。
在美国,对华鹰派与特朗普达成了一种类似于浮士德的契约。他们担心北京的实力超过华盛顿,并对前总统乔·拜登等民主党人在遏制中国方面的失败表示批评,认为特朗普似乎是一个更强硬对华政策的最佳选择。
但在新政府快速开局后,这一协议已经显得不那么稳固,质疑特朗普备受期待的对华政策转向是否会反而成为北京的地缘政治胜利。
特朗普的做法确实存在困惑之处。他所任命的对华鹰派虽然严厉,但其战略日程更加激进、深远。
他的猛烈交易本能可能会将他对中国的态度引向完全被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欢迎的方向。
从北京的视角来看,特朗普在白宫的二次开始已经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机会可以被中国利用。
支持更具竞争力的政策的人仍然可以指向一些早期的胜利。
特朗普对欧洲盟友进行了猛烈指责,但对亚洲的态度更加温和。
日本首相石破茂在二月初成功地访问了华盛顿,印度总理莫迪上周的访问进一步显示出印度-美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特朗普的团队重申了对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协议(即AUKUS)的支持,同时美军战机在南海上空进行了联合巡逻以支持菲律宾。
此外,美国通过施压巴拿马,成功说服其放弃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可以视为一个则比较直接的战略胜利。
更引人注目的是,特朗普对乌克兰的处理——他要求欧洲国家为任何和平协议提供安全保证,以及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的声明,称华盛顿“不会再主要关注”欧洲的安全——显示出该政府真正聚焦于印太地区,以优先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形象。
“美国作为自由世界的领袖,捍卫美国的利益,必须确保我们正确关注共产主义中国,”赫格塞斯在二月份对德国的访问中说道。
然而,这种显然优先考虑与中国竞争的驱动,与特朗普更广泛的地缘政治态度形成鲜明对比——这很可能会让北京暗自欣喜。
特朗普对盟友的粗犷对待与中国长期希望美国全球联盟体系崩溃的目标密切相关。
同样重要的是,特朗普的新政策拥抱了粗暴的强权政治。
他的就职演说几乎没有批评中国,仅提及两次将北京视为特朗普计划重新夺回巴拿马运河的理由。
其余主题,包括他对格林兰的帝国主义渴望,都会受到中国的欢迎,因为这与其控制台湾的野心相一致,并且传达出美国对以规则为基础的秩序的支持正走向消亡。
特别是他在乌克兰的处理方式,显然表现出他向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让步的意图,同时将欧洲边缘化。
这一切都进一步增进了北京的地缘政治优势,因为它与莫斯科形成了准同盟,同时也助长了其分裂欧洲与美国、削弱北约,防止北约参与亚洲事务的长远目标。
在其他地方,特朗普的政策正在创造可能被中国影响的机会。他的计划控制加沙地区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争议——这不仅在人与美国和中东广泛社会之间引发不和谐,同时也在包括印尼和马来西亚在内的多个亚洲穆斯林国家之间制造了分歧。
他试图关闭美国国际开发署虽然不是对华盛顿管理大国竞争的重大损害,但却强化了北京关于美国不可靠的叙述。
后续的机构破坏将可能以进一步的方式使北京受益,从美国情报机构的削弱到对军事领袖的潜在清洗。
当然,中国并不一定能够利用这些机会。
但他们肯定会尝试这样做。
正如中国国防大学军事战略教授金银燕在2018年接受《纽约人》采访时曾指出的那样,中国通常在公开场合声称特朗普的政策对其造成伤害,同时却悄然意识到这些政策为其提供了机会。“当美国在全球撤退时,中国会出现,”他对该杂志说道。
所有这些并不令人惊讶。
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期间对中国采取交易式的做法的弱点已经显现出来。
当时,他确实推动了一种对中国和俄罗斯更为强硬的竞争政策。
但他也做出了一些不稳定的安排,从关税协议到拯救中国通讯公司中兴的计划等。
对特朗普与习近平的交易中,习近平承诺大幅增加对美国产品的购买从未得到实施或执行。
特朗普的交易本能有目共睹,从他邀请习近平参加其就职典礼到他的反转决定以保留对抖音的中国控制。
北京的主要希望将是引诱特朗普达成一项涉及台湾地位的大交易。
特朗普对支持该岛似乎不太感兴趣。他对美国遏制中国长期统一目标的能力持悲观态度。
特朗普的决策风格 notoriously unpredictable,而他几乎没有固定的意识形态信念,但他依然是一位交易式的领导人。
前往北京的高调访问、未来与习近平的峰会以及达成一项主要交易的想法都会吸引他。
新的经济协议必须是可以想象的——或许中国承诺在美国投资,以交换减轻对技术出口的控制。
就目前而言,围绕台湾未来的重大交易可能一步之遥,尽管不排除某种形式的四天联合的美中公报明确华盛顿的立场,这种公报可能会加入1972年至1982年间签署的三份公报,这些公报构成了美中关系的一系列基本理解。
无论怎样,特朗普做法的不可预测性——可以迅速从激进的关税威胁转向温和的个人外交——使他所任命的鹰派以及美国盟友很难判断他最终可能采取什么行动。
尽管他们表面上欢迎特朗普,但这些盟友显然深感紧张。
在他们的会议上,石破成功地让特朗普确认了台湾海峡稳定的重要性——但很难看出日本或其他任何国家能依赖于任何声明不会在突发的总统突发期间被推翻。
与此同时,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于2月8日发表了引人注目的讲话,他警告道:“美国不再准备维护全球秩序”,使得他的国家如同许多其他国家不得不抓紧应对和适应。
毫无疑问,中国领导层不会公开表达他们察觉到的地缘政治机会。
更可能的是,他们将继续表示两个超级大国彼此“尊重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正如习近平在一月份与特朗普的通话中所表述的那样。
但正如华盛顿的盟友私下担心特朗普可能颠覆现有国际秩序的核心原则一样,北京也在计算他的第二任期将加速中国长期期望实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