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因名称相似引发混淆 小店主与咖啡馆展开争执

图片源于:https://sfstandard.com/2025/02/22/two-postscript-shops-same-name-san-francisco-feud/

随着女性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她们迅速叫来另一辆车,准备前往加州街。但这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自从与相似名称的咖啡店开业以来,Post.script的老板Chandler Tang在一年半里经历了一系列的错误和混乱。

前者销售色彩鲜艳的物品,如玻璃器皿、贺卡和蜡烛;而后者则以奢侈杂货商Erewhon或欧洲市场的风格自我定位,提供咖啡、新鲜和预包装食品,以及陶瓷餐具、烹饪书和蜡烛等商品。

Becca Kanik和她的两个朋友上周末抵达了错误的地点。她们的目的是访问位于Lower Pacific Heights的精品店post.script,但却不小心把Uber叫到了位于Jackson Square的咖啡店Postscript。

“我们的形象和声誉在很大程度上被相似的名称置于我们的控制之外,”她说。“我们觉得自己被抹去了。”

对于Tang来说,错误身份的问题已经演变成一场漫长而令人生厌的折磨,成为了在线搜索结果如何让人困惑而非澄清的研究案例。她刚刚发布了一项请愿,旨在施压对方Postscript要么更改名称(她承认这种情况不太可能),要么停止销售某些类别的产品。

她聘请了一位律师向咖啡馆发送了停止和拒绝信。在几个月的往返邮件交流中,律师间的沟通并未达成“一个明确和可接受的协议”,这使得Tang不得不撰写她的请愿书。

Tang首次意识到另一家店时,她的社交媒体上开始出现关于咖啡和冰沙的标签和评论。当她去访问另一家Postscript,看到除了咖啡和食物外,还销售着与自己商店商标相同的产品类别,比如书籍和家居用品时,她的困惑转变为愤慨。

Tang认为,这种情况并不是女性团结抗争的情景,而是一场大卫对歌利亚的斗争。早期关于Postscript即将开业的新闻报道提到了Stuart Peterson的风险投资公司Artis Ventures为咖啡馆提供了资金。对此,Postscript向《纪事报》否认了这一说法,尽管该报之前报道了名称混淆的问题。

“在旧金山这样的小商圈里运营绝不容易,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相互支持,尽可能地帮助对方,”她通过电子邮件表示。“尤其是对女性创业者来说。”

但从咖啡馆的角度来看,Tang错在先,因为她的商店销售巧克力,这属于Postscript自己商标的范围,包括食品。Gina Peterson表示,咖啡馆“对采取行动十分犹豫”,因为希望支持Tang的业务。

Tang认为,名称混淆是她在这座城市中生存的最新挑战,这里小型企业本就难以生存。在她看来,她正面临一家资金更雄厚的商店,而该商店未能尊重她的工作和知识产权,导致客户的混淆日益加剧。

这对夫妇于2017年购买了Postscript(和Artis Ventures)所在的Jackson Square建筑,花费1500万美元,居住在拥有“魔法花园”的Tiburon豪宅中,积极参与旧金山艺术界,而Gina还是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受托人。2022年,这对夫妇以1650万美元出售了他们在纽约市的公寓,报道称他们打算搬入2100万美元的西村镇屋,并进行了装修。

对Tang来说,Peterson夫妇的资源规模意味着Postscript应该在所销售的产品上做出让步。她还认为,由于她的季节性巧克力和太妃糖的销售早于咖啡馆,因此它们在商标纠纷中可能会被排除在外。

Tang表示,她接到了很多困惑的电话,询问有关食品配送或咖啡豆退货的问题。曾经,Tang甚至处理过一次牛奶配送的混乱(她不得不向停在她店外的送货司机解释另一家门店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