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asiatimes.com/2025/02/philadelphias-chinatown-has-a-rich-tradition-of-activism/
费城的华人区常常被游客视为一个品尝中餐和欣赏中国文化的地方。但对长久以来的华人社区成员而言,这个社区——拥有超过5,000名居民——更是坚韧与生存的象征。
在过去两年半的时间里,华人区的丰富抗争传统充分展现出来,居民和盟友们坚决反对费城76人队在华人区南端的市场东区建立篮球场的计划。
一项市政府资助的社区影响研究发现,该篮球场可能会导致“华人区的核心身份和地区意义的丧失”。它估计一半的社区小企业将受到影响,原因包括交通拥堵、潜在的租金上涨和新的顾客群体不太可能光顾该地区的民族商店。
虽然76人队突然决定放弃市场东区的篮球场计划的原因仍不清楚,但2025年1月的公告让华人社区成员松了口气,他们觉得自己又一次避免了对这个社区生存的威胁。
我是一名历史学家,研究重点是亚裔美国人、城市与社会运动。我看到城市居民常常理所当然地认为,主要城市——甚至全球的华人区都会存在并繁荣。
华人区的存续与发展得益于居民及其盟友为之奋斗的努力。
与76人队的篮球场争斗只是费城华人区过去超过50年社区组织运动的最新一场。
华人区的抗争历史
与其他美国华人区相似,费城的华人区形成于极端反华种族主义的时代。该社区成立于1870年代,作为逃避美国西部的移民的避难所,在那里,白人铁路工人和矿工高喊:“华人必须走!”
最早的商业活动包括在Race街900号块上的几家洗衣店和一家餐馆,那里距离费城的主要商业区仅有几步之遥。
在1875年至1943年间的反华移民法时期,华人区与吸食鸦片、赌博和卖淫等问题捆绑在一起。执法部门对费城的华人区进行了打击和污名化,将其视为恶性与危险的中心。同时,城市和私人开发商早在1920年代就开始关注华人区。
1923年,贝尔电话公司购入沿詹姆斯街走廊的额外房地产,以建设其新的高层建筑和停车场,随之而来的则是对华人居民的驱逐。在同一年代,城市利用征用权拆除多个街区的住房,以便修建连接第八街和葡萄街地铁站的Broad-Ridge Spur。费城《晚报》在1934年的一篇文章中宣称华人区已经“成为过去式”。
随着城市开始容纳更多的汽车,Race街被重新改建为通往德拉瓦河大桥的主要干道。1926年,随着大桥的完工,《晚报》宣称:“德拉瓦河大桥已经完成,华人区理应消失”,这与半个世纪前驱逐华工的排外口号相呼应。
但华人区却继续存在。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中国移民限制的放松,更多的中国女性移民到美国。该社区从一个渐渐老去的光棍社会转变为一个日益壮大的家庭间代社区。
“拯救华人区”运动的形成
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的社会动荡中,费城的华人区年轻人受到黑人权力和反战运动的启发,以争取他们的社区。
1966年,城市提出扩建葡萄街为快速路的计划,这将拆除华人区的大部分区域,包括深受社区喜爱的圣救主教堂及学校。圣救主教堂自1941年成立以来,为华裔美国天主教徒提供服务,承办社区会议、休闲活动及宗教服务。葡萄街快速路项目是全国城市更新现象的一个实例,旨在清除并重建被视为落后的地区。
费城华人区发展公司与“黄种子”组织合作,后者是一个反对美国种族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激进亚裔美国人青年组织,以及其他华人区社区成员,共同反对快速路的建设。
这些团体组成了1970年代的拯救华人区运动。他们举行了众多抗议活动、频繁媒体亮相,并利用1970年《国家环境政策法》制定他们的策略。他们要求发表环境影响声明,并在1983年发布后,建议采用一个比原计划小得多的快速路方案。最终,圣救主教堂得以保留。最终计划也废除了两条将穿过此地区的匝道。快速路的建设于1991年完成。
抵制监狱、棒球场和赌场
拯救华人区的运动在未来几十年中继续,社区成员成功地抵制了1993年计划在华人区建的一所联邦监狱,2000年的棒球场,以及2008年的赌场——这些计划均位于华人区内或边缘。
“华人区的未来会是一场激烈的斗争,”活动家Debbie Wei在2002年一部纪录片中说道,这部片子是在棒球场争斗结束几年前发布的。“我们会继续斗争,我的孩子们可能也必须为此而战。”
她的话语颇具预见性。20年后,她的女儿Kaia Chau成为反对76人队篮球场运动的关键领导人。
Chau与学生领导者Taryn Flaherty共同创立了“保护华人区学生组织”。该组织召开了讲习班,激励费城地区的学生参与抗议活动,并强调篮球场开发者与当地大学(包括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德雷克塞尔大学)的关系。通过关注开发者,学生们将篮球场提案与西费城的华人区拆迁之间建立了联系,包括主要由黑人居民构成的经济适用房社区的拆除。
反对76人队篮球场的运动成为全城反对拆迁的多种族斗争的一部分。正如“黑人费城人对华人区”团体的举行者Gregory Holston所言:“在北费城、西费城和南费城,反复发生同样的过程,人们正在推动和驱逐有色人种出这个城市。”
繁荣的跨代社区
活动家们还创建了新的住房、教育和艺术机构,以保持华人区的家庭友好氛围。
1993年原计划建立监狱的地点现已成为Hing Wah Yuen,这是由费城华人区发展公司开发的51套混合收入的经济适用房——与1970年代抵抗葡萄街快速路的斗争是同一组织。
在2000年棒球场计划被放弃后,基于社区的草根组织“美国亚裔联合”与艺术文化组织“费城民俗项目”合作成立了“民俗艺文学校”,该校于2005年开办。
这所K-8学校位于提议的棒球场的面积内,教授中文并强调与学生文化背景相关的艺术和音乐课程。
最近,认识到华人区青年需要除了家庭和学校之外的“第三空间”,学生领导者Chau和Flaherty于2024年启动了姜艺术中心。该组织为华人区的年轻人提供了休闲空间和艺术项目。
这些在未能实施开发项目之后涌现出的社区机构表明,华人区既不是过去的事物,也不仅仅是一个供人消费的美食与文化目的地。
相反,华人区是一个繁荣的社区,长期以来为生存、重塑自我和决定自身的未来而奋斗,这样的未来承载了历史上几代抵抗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