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向美国发出强硬信号:不会被遏制

图片源于:https://www.cnn.com/2025/03/08/china/china-two-sessions-xi-jinping-trump-trade-war-intl-hnk/index.html

北京,中国CNN——

随着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过去一周加大了对中国的经济压力,北京也向外界发出了自己的信息:它的崛起不会被中断。

一场在首都进行的重要政治会议是北京做出回应的理想背景。这场“中国两会”聚会包括中国的橡皮图章立法机构和其最高政治咨询机构,在这里,政府揭示其计划并设定未来一年的基调。

其首要任务是什么?推动消费者需求,以确保中国不再依赖出口来推动其巨大但放缓的经济。

第二个任务是推动领导人习近平的愿望,转变国家为技术超级大国,加大投资并争取私营部门的支持。

在准备与美国进行可能长期的经济对决之际,北京采取了这些措施。特朗普周二将所有中国进口的额外关税提高到20%,并威胁将实施更多措施,以及对美国在华投资的更严格控制。

“中国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克服任何困难,”中国二号官员李强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式上对坐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数千名代表说。“中国经济的巨轮将稳步驶向未来,”他说。

一位外交部发言人对此次贸易摩擦的回应则更为直白:“如果美国坚持进行关税战、贸易战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战争,中国将奋战到底,”他对记者说道。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员们于3月4日参加会议。

虽然北京的优先事项和言辞可能反映过去几年的情况,但这一切如今源自一个在经历了自己的疫情限制、房地产危机,以及与美国的科技战争后,开始重新获得自信的国家。

“信心”在这一周的活动中已成为非正式的流行词汇,在周四中国经济高级官员的新闻发布会上使用了近十次,并在国家媒体的报道中频繁出现,在李的全国广播演讲的最后几句中,包含了显著的提醒——“信心产生力量”。

这种乐观或许更像是理想而不是现实。许多中国人对未来抱有不确定感。他们更愿意储蓄而不是消费,而年轻人则在找工作上屡屡碰壁,感到对未来的生活不如父辈的乐观。

但与去年不同的是,国家在2025年迎来了中国企业和科技的市场成功,使其士气高涨。尽管特朗普的回归让北京对经济风险感到担忧,但它同时也抓住了其自身崛起的机遇。

“到特朗普的第二个任期结束时,美国的全球地位和形象将会下降,”人民解放军退休上校周波在清华大学国际安全与战略中心担任资深研究员时告诉CNN。“随着美国实力的下降,中国当然会显得更加重要。”

来自中国制造商比亚迪的电动汽车的照片显示上个月在广东省东南部的港口装载。

信心的提升

这种情绪不仅在权力的大厅内酝酿。

在首都的街道上,闪耀的本土电动汽车穿过交通,包括与埃隆·马斯克的特斯拉竞争的比亚迪,成为中国在绿色科技领域成功的标志。

还有章节票房破纪录的动画《哪吒之魔童降世2》和私营中国人工智能公司DeepSeek的成功。它的语言模型在硅谷引发震动,颠覆了西方关于人工智能相关成本的假设。

本周在北京,“你可以问DeepSeek”已经成为一种调侃而自豪的口头禅。

“去年,人们可能受到美国叙事的冲击,认为中国正在衰退,已经达到顶峰,”任命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的王义伟说。“我们当然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但并不是说我们已达到中国的顶峰。”

即使特朗普对北京的经济竞争日益关注,部分人认为这也是中国崛起的标志。在北京的某个工作日午后,CNN采访的一些行人指出,与美国的竞争体现了国家的日益强大。

“中国现在发展迅速,吸引了国际关注,特别是美国颇为关注,”一位姓夏的医科研究生表示,“特朗普对关税的上调是竞争……如果没有竞争,也许中国的独立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安保人员在人民大会堂外守卫,中国的“两会”正在进行。

高风险竞争

然而,即使中国官员试图传达自信,国际观察员仍然表示,本周宣布的经济刺激措施表明,北京正在为即将到来的重大挑战做好准备。

总理李在开幕式上提到外部环境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和严峻,可能会对国家的贸易、科技等领域产生更大的影响。

中国不想在应对这种不稳定性时,还得面对国内经济疲软。这就是它为何试图刺激消费、促进增长的原因,为今年设定了“约5%”的雄心扩张目标。北京也意识到,由于贸易摩擦,经济必须减少对出口的依赖。

“很可能,北京已考虑到贸易战2.0的多种情景,但无论预计结果如何,很明显,中国的增长将更多地依赖于内需。”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前世界银行中国区主任伯特·霍夫曼在一份备忘录中写道。

尽管如此,一些分析人士指出,北京的措施细节不足,远不如需要的措施那样激进,无法激励经济并提升消费者信心。

“这反映出领导层希望将重心重新回到增长与发展中,但在刺激方面仍然希望采取一些适度的措施。”亚太安全研究所中国分析中心研究员迈克尔·希尔森表示。

习近平可能还在平衡这一目标与另一个关切:保存一些回旋余地以支持经济,以应对可能面临的“与特朗普的可怕四年。”

一台人形机器人在上个月的南京机器人展览会上为观众提供娱乐。

北京还希望将资源引导到其经济和产业的高科技转型。这是政府“2025议程”的另一个重要部分,也是习近平的长期目标,后者不同于美国总统是不限任期的领导人。

北京继续推动人工智能、机器人、6G和量子计算等领域的创新,宣布支持科技创新的国有基金,甚至向外企释放出欢迎信号——这一表态相较于习近平的以往立场发生了显著变化。

中国仍在为首届特朗普政府推动把其科技巨头华为排除在全球移动网络之外而受到的痛感所苦,以及拜登政府努力说服盟友减少中国进入先进半导体的机会。

上个月,华盛顿表示正在考虑扩大对中国敏感技术的投资限制。

然而,本周,北京也强调了其在无论障碍面前前进的信心。

“中国在太空科学或芯片制造方面,外部无理施压从来没有停止过,”中国外长王毅在周五的记者会上对CNN表示。“但在哪儿有封锁,哪儿就有突破;在哪里受到压制,哪里就有创新。”

“我们正在见证一个日益扩展的视野,将中国建设成为科技强国,”他说。

特朗普的威胁?

特朗普的政策将以何种方式挑战中国仍然是一个紧迫且开放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美国总统尚未对中国进口征收他在竞选期间所威胁的60%或更高的普遍关税。

在其他地方,他专注于实施大规模的全球领导权变化,通过削减美国对外援助、威胁控制其他国家的主权领土,并颠覆欧洲的美方联盟,同时与俄罗斯拉近国际关系以牺牲乌克兰。

这种动荡可能给北京带来潜在风险。例如,若华盛顿与莫斯科关系的改善使得习近平与他最亲密的盟友俄罗斯总统普京保持距离,或者如果美国减轻在欧洲的安全压力,将其注意力增加到亚洲。

但中国外交官也在利用这些变化,宣传他们国家作为一个负责任且稳定的全球领导者,尽管对北京在亚洲的激进行为仍存批评。

“一大国应遵守国际义务,履行应尽的责任。它不应将个人利益置于原则之上,更不应以强权欺凌弱小,”王在周五回应CNN关于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的问题时说道。“中国坚决反对权力政治和霸权。”

在关税方面,观察家指出,北京正试图适度回应,期待习近平与特朗普之间的潜在会晤,或许找到避免升级贸易战争的协议。

在今年首次对两轮美国关税的报复中,中国立即采取了反制措施,包括对美国能源和主要农业产品征收关税,但其报复反应相对谨慎。

由于中国与美国的贸易赤字,这意味着其在不断升级的贸易战中可以进行的反击空间更小,但预计北京将会计算出其他可能的杠杆措施,如出口管制。

而部分观点认为,即使关税在短期内给中国经济带来痛苦,但从长远来看,受损的将是美国。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上一轮贸易战相比,他们现在也更好地为应对这场贸易战做好了准备,因为数据显示,出口正面向越来越多的市场。

“如果你与一个同等竞争者施加关税,实际上效果并不会太好,相较于与小国或中等强国而言。”周波说,他也是《世界应该害怕中国吗》的即将出版的书的作者。

他说,中国希望的是合作而非摩擦。

“但由于美国在这段关系中仍然是更强的一方,(它将)决定这种关系是什么样的……所以中国必须说‘好吧,如果这必须成为一种竞争关系,那么我们就必须勇于应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