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自主AI系统Manus的崛起及其引发的全球震动

图片源于:https://www.forbes.com/sites/craigsmith/2025/03/08/chinas-autonomous-agent-manus-changes-everything/

在中国深圳的某个昏暗的联合办公空间里,一群软件工程师正聚精会神地进行着一项AI系统的性能测试。

空气中弥漫着电流的气息,服务器的嗡嗡声与高分辨率显示器的光芒交织在一起。在不久的将来,Manus将于3月6日发布,这款革命性的AI代理将引发全球AI界的震荡,再次掀起了一个长期以来的辩论:当人工智能停止请求许可并开始自主决策时,会发生什么?

Manus不仅仅是另一个聊天机器人,也不仅仅是装扮成未来派品牌的改进搜索引擎。

它是全球首个完全自主的AI系统,一个不仅帮助人类,而且取代人类的系统。从分析金融交易到筛选求职者,Manus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快速而精准地在数字世界中进行决策,连最资深的专业人士也难以匹敌。

本质上,它是一个数字多面手,经过训练,可以在没有人类犹豫的情况下跨行业管理任务。

然而,为什么中国会在基础AI研究上常被认为落后于美国的情况下,推出这样的成果?更重要的是,这对人工智能的权力平衡意味着什么?

第二次DeepSeek时刻

在2023年末,中国发布的DeepSeek模型被誉为中国在AI领域的“斯普特尼克时刻”,被认为是中国研究人员在大型语言模型(LLM)能力上缩小差距的第一个明显信号。

而Manus则代表了更为不同的概念——它不仅仅是另一个模型。

它是一种可以独立思考、规划和执行任务的代理,能够像人类实习生一样无缝地在现实世界中导航。

这使得Manus与西方同行的区别显而易见。

尽管ChatGPT-4和谷歌的Gemini仍然依赖人类的提示来引导它们,Manus却不需要等待指令。

相反,它被设计为可以自主发起任务,评估新信息并动态调整其方法。可以说,它是首个真正的通用AI代理。

例如,给定一个包含简历的压缩文件,Manus不仅仅排名候选者;它会逐一阅读简历,提取相关技能,与职位市场趋势交叉参考,最终呈现一个全面优化的招聘决策——连自生成的Excel表格也一并附上。

当收到模糊的命令“在旧金山帮我找一套公寓”时,它不仅仅列出搜索结果,而是考虑犯罪统计、租金走势乃至天气模式,并提供一份根据用户未表达偏好的定制物业的短名单。

无形的工作者

理解Manus,就要想象一个无形的助手,能够像你一样使用计算机——打开浏览器标签、填写表格、撰写邮件、编写软件,并做出实时决策。

只是与您不同的是,它从不感到疲惫。

其强大之处在于它的多代理架构。

Manus并不依赖单一神经网络,而是像一位高管一样,监督着一组专门的子代理。

在接到复杂任务时,它把问题分解成可管理的组件,将其分配给适当的代理,并监控其进展。

这种结构使得它能够处理以前需要多个AI工具手动拼接在一起的多步工作流。

它的基于云的异步操作又是一个变革。

传统的AI助手需要用户的积极参与,而Manus不需要。

它在后台运行任务,只在结果准备好时提醒用户,宛如一名高效的员工,无需微观管理。

自我管理AI的崛起

一开始,这些影响似乎令人振奋。

自动化重复工作长久以来被视为一种积极的变革。

但Manus则标志着一种新的转变——从AI作为助手转向AI作为独立行动者。

以科技作家Rowan Cheung为例,他通过Manus测试让它撰写自己的传记并建立个人网站。

几分钟内,Manus便抓取了社交媒体,提取了职业亮点,生成了一篇格式精美的传记,编码了一个功能性网站并将其发布到在线平台上。

它甚至解决了托管问题——完全不询问任何额外输入。

对于AI开发者来说,这是一项圣杯——一个不仅生成信息,而且能够应用、修复错误并完善其输出的系统。

对于那些依赖Manus所能执行任务的专业人士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生存威胁。

对硅谷体系的冲击

多年来,主导的AI叙述一直围绕着大型美国科技公司——OpenAI、谷歌、Meta,开发出更强大的语言模型。

假设是谁构建出最复杂的聊天机器人,谁就将掌控AI的未来。

然而,Manus颠覆了这一假设。

它不仅仅是现有AI的改进——它是一个全新类别的智能,将重点从被动辅助转向自我驱动的行动。

而且它完全是中国制造,这在硅谷引发了一波不安,AI领域的领导者们私下承认,中国在自主系统的激进推进可能在关键领域给予其首发优势。

人们担心,Manus代表着智能的工业化——一个如此高效的系统,企业可能会被迫用AI取代人类劳动,而非出于偏好,而是出于必要。

前路:监管、伦理与自主性困境

然而,Manus也引发了深刻的伦理和监管问题。

当一个AI代理做出一个导致公司损失数百万的金融决策时,会发生什么?

或者,当它错误地执行命令,导致现实世界后果时,责任归谁?

当一个被训练成自主行动的系统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做出错误判断时,责任归属于谁?

中国监管机构历史上更愿意尝试AI的部署,至今尚未明确AI自主性的保护措施。

与此同时,西方监管者面临更大的挑战:他们的框架假设AI需要人类监督,而Manus打破了这一假设。

目前,最大的问题不在于Manus是否真实——证据充足。

问题在于,其他国家能多快跟上。

自主AI代理的时代已经开始,而中国正在引领这一潮流。

其他国家可能需要重新思考在一个智能不再是人类独占资产的世界中,工作、创造和竞争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