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5/mar/28/china-us-relationship-donald-trump-tariffs-partners
中国副总理丁薛祥承诺将为中国经济提供更强的政策支持,
这是他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发表的主题演讲的要点。
随着对中国商品的关税越来越多,中国正在努力寻找一种不依赖于越来越不可预测的美国的增长基础。
在中国海南省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官员和学者强调了与全球南方国家建立伙伴关系的必要性。
尽管过去三十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中国仍然把自己视为这一集团的一部分。
丁薛祥表示,今年将会实施政策以“稳定外贸和投资”。
在博鳌论坛上,这一年度的商业和政治峰会,发言者的阵容反映了中国向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外交转变。
唯一参加的国家元首是老挝总理桑杰·西潘冻,同时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副总理也出席了。
一场小组讨论中,巴基斯坦的一位高级官员 reportedly 参与了与伊朗就从中国获取用于导弹的氯酸铵的谈判。
这位官员在接受《卫报》采访时表示,他不记得这些报告,并未参与这些谈判。
“美国从来就不站在全球南方一边,”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的助理教授阿拉温德·耶莱里在一个小组讨论中说,
他补充道,像印度这样的国家应该在“全球南方内部”寻找经济支持。
耶莱里的评论恰逢印度政府据说正在讨论放宽五年前因中印边境冲突而实施的对华贸易和投资限制。
反对美国关税的韧性是博鳌论坛的一个主要主题。
丁薛祥表示,各国应该“坚决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这是对美国关税的暗指。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经济学家张宇燕警告说,
美国政策的“重大动荡”将影响亚洲的经济前景,
尽管他和其他几位研究人员还是预测,亚洲GDP将在2025年增长4.5%,
与2024年的增长数据相比略有增加,相关报告于周二发布。
北京大学的经济学家黄益平和中国人民银行的影响力顾问强调,各国在美国之外合作的重要性。
“贸易壁垒正在迅速上升,”他说,并警告称,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可能会倒退。
这些评论是在几个月前习近平主席在去年巴西G20峰会上公布众多支持全球南方国家的措施后发表的。
中国现在与全球南方国家签订了十几个自由贸易协议,
其出口到美国的份额正在缩小,2023年减少至约13%。
不过,专家们注意到,对东南亚国家的出口上升可能只是公司通过第三国向美国运输商品以避免关税。
“相当一部分中国与全球南方的贸易源于美国的需求,”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的高级研究员布拉德·塞斯特在今年早些时候的一次采访中表示。
但是,尽管有关于深化与全球南方国家的贸易和政治关系的讨论,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使中国经济能够抗击关税的真正答案在于国内需求。
政策制定者预计,出口将对中国今年的增长贡献不大,
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寻求其他措施以实现5%的GDP增长目标。
除了稳定外资,丁薛祥表示,中国还将找到“全面”扩大国内需求的方法。
几省已被告知要专注于促进消费而非投资,
但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仍不清楚,因为许多普通中国人仍选择比全球平均水平更高比例的储蓄。
黄益平在博鳌论坛上明确提到这一点。
他说,“优先事项是刺激国内需求”,另有一位经济学家表示,中国应该采取措施,
力争到2035年将消费占GDP的比重提高到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