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駐美代表:在舊金山的外交辦事處揭幕象徵美台深厚關係

图片源于:https://sfstandard.com/2025/03/06/san-francisco-taiwan-beijing-mayor-public-safety/

在舊金山的新外交辦事處揭幕儀式上,台灣駐美代表于雅各表示:

“這象徵著台灣與美國之間根深蒂固的關係,不僅僅是為了省租金。

我們希望在這裡待很長、很長的時間。”

不過,這次活動的主要目的是發出政治訊息。

在2月27日的揭幕儀式上,現場笑聲四溢,隨著巨大的水果蛋糕和各式壽司卷,當地政治人物向台灣外交官祝賀,舉起飲料。

不過,這棟位於南市場(SoMa)第四街的七層樓大樓以5300萬美元購入,旨在象徵舊金山——這座擁有最高比例華裔美國人的城市——與台北之間的深厚聯繫,然而,外交官們卻面臨艱巨的任務。

台灣官員期待市長丹尼爾·盧里(Daniel Lurie)的就任,這是一個逆轉趨勢的機會,希望能在市政廳重新獲得影響力,即使無法在華盛頓特區。

揭幕儀式上的象徵意義恰如其分:雖然市檢察官邱信福(David Chiu)和監察員瞿妍芯(Connie Chan)及喬爾·恩加爾迪奧(Joel Engardio)出席致敬,但盧里卻未能出現。

近年來,舊金山的華裔社區逐漸轉向北京,從而減少對台北的支持。

最新的市長倫敦·布里德(London Breed)是眾多優先推動與中國建立高層次聯繫,而非台灣的市長之一。

美國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國內政治中以對中國強硬著稱,但他最近拒絕表明美國是否會幫助保護台灣免受侵略。

“布里德對我們相當冷漠,”台灣駐舊金山的高級外交官賴文政(Scott Lai)表示。

他補充說,台灣在該市的外交情況“仍有改善的空間”。

早在戴安·范斯坦(Dianne Feinstein)擔任市長時,舊金山市長就優先考慮與北京的關係。

威利·布朗(Willie Brown)被認為與中國關係良好。

加州現任州長,也是前舊金山市長的加文·紐瑟姆(Gavin Newsom)在2023年會見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舊金山首位華裔市長李孟州(Ed Lee)與中國保持緊密聯繫。

布里德去年在該國待了一周,向高層官員呼籲為舊金山動物園爭取大熊貓。

依照政治顧問David Ho所指,舊金山一直被認為是美中關係的地緣政治中心,位於華盛頓特區之外。

根據David Ho的說法,舊金山的華埠社區成員在20世紀末逐漸轉向支持北京及中國共產黨,而非親台灣的國民黨。

在華埠,七個主要的家族協會中有五個隨著時間的推移開始與北京結盟,只有兩個依然支持台灣。

市政廳的立場反映了當地華人社區的變化,隨著中國的全球影響力增長,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人數逐漸超過其他華語地區的移民。

盧里的辦公室尚未對媒體的評論請求作出回應,但早期表現顯示,他似乎正在追隨前任的腳步:

這位市長在1月份參加了中國領事館的農曆新年慶祝活動,並在給廣州市市長的信中表達了訪問該國的興趣。

台灣與舊金山的微妙關係在更平常的問題上也有所體現:新大樓周圍的無家可歸者和街道條件。

自辦事處開業以來,外交官們不得不面對無家可歸者、街道上的毒品使用和汽車入室盜竊的問題。

通過購買這棟大樓——這是對之前在金融區租用的重大升級——台灣方面表現出改善與美國關係的決心,以及對舊金山潛力的信心。

這些事件在美國和國際的中文媒體中被廣泛報導。

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TECO)代表表示,辦事處每月在安全措施上花費數萬元。

“這些不應該在外交任務中發生,”賴表示。

“台灣政府花了這麼多錢購買這棟大樓,是因為我們對舊金山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我們不希望安全問題成為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