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www.environewsnigeria.com/panda-china-shaping-national-treasures-future/
几十年来,中国利用大熊猫作为外交关系的工具,将其赠送或借出给其他国家,作为友谊的象征。
这种做法被广泛称为“大熊猫外交”。
在访问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CCRCGP)都江堰基地时,参与中国媒体交流项目的记者们见证了中国对保护国家宝藏大熊猫的承诺。
位于青城镇的都江堰基地不仅是一处能容纳40只大熊猫的保护区,还是一个在中国保护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研究设施。
该基地由疾病预防与研究、救助与隔离、康复训练、公众教育、行政办公室和自然景观区等功能区组成。
对于中国人而言,大熊猫象征着和平,是体现自然与人类文明之间微妙平衡的文化宝藏。
都江堰基地在保护工作方面投资约2.3亿元人民币(412.7万美元),在圈养繁殖、重野化努力及大熊猫行为和遗传学的先进研究方面走在了前列。
据都江堰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姜维伟介绍,该市每年平均接待3000万游客,旅游收入达到400亿元(超过50亿美元)。
他说,都江堰市在中国游客综合实力排名中始终位列前100名,而大熊猫基地是其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一部分。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魏容平谈到了保护这些生物所面临的巨大责任。
他说,该基地的建立旨在平衡发展与环境保护以及独特物种的需求。
“在我们的基地保护它们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因为它们习惯于生活在高地上。
我们必须获取有关它们生活方式的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提供照顾,以给它们生存的最佳机会,”他解释道。
魏说,四川省约有1040只野生和500只圈养的大熊猫,其中超过50%在都江堰基地。
他说,在保护基地的大熊猫时,也考虑到了当地居民的需要。
除了保护大熊猫外,中心还在促进当地居民的生活改善。
魏表示,都江堰基地创造了120多个就业机会,为当地人提供了生计来源。
“从园丁和翻译到研究人员,我们继续帮助村民提高收入和生活水平。”
据一位导游介绍,早在五岁时,大熊猫就可以开始繁殖,野生大熊猫的平均寿命为20年。
“目前,年龄最大的 panda 叫派云,已经34岁了,”她说道。
都江堰基地是全球首个大熊猫疾病预防与控制机构,是一个开放的科学合作平台。
作为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国内外科学合作与交流的主要平台,它也是大熊猫出国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