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政策给小企业带来的困扰:制造业的挑战与困境

位于德克萨斯州达拉斯的小企业主艾伦·沃尔顿(Allen Walton)表示,他刚刚售罄了一款产品——一种用于执法和私人侦探的监控摄像头。

这本应是沃尔顿的电子公司SpyGuy的好消息,该公司专注于GPS跟踪器和隐藏摄像机探测器等小工具。

但是,由于特朗普政府不断变化的关税政策,沃尔顿表示,他不知道是否应该补充库存。

他的产品大部分是在中国南部制造的,而对中国进口新征收的145%的额外关税将完全改变他业务的经济桌面。

“我花了五年时间才最终在谷歌上排名第一,正因为这个,我们的库存才卖光了。

现在,我不知道是否值得拥有我的热销产品,这真的让人沮丧,”他说。

特朗普在最近几周玩起了关税的游戏,不断宣布新的关税率然后又叫停,导致企业主们在应对这种变化时痛苦不堪,难以为公司的未来进行规划。

WIRED与十几位美国企业主进行了交谈,涵盖了家庭小店、年收入超过1亿美元的时尚品牌、费城的一家纹身供应商以及俄亥俄州的一家床垫制造商,他们都表示:中国制造仍是全球的金标准,迁移生产到其他地区将极其困难,无论关税的高度如何。

沃尔顿可以直接比较在中国与在美国制造的情况,因为他的业务向美国政府提供订单,而政府愿意为本地产的商品支付溢价。

“每个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商都会去中国。

我根本不知道如何从合理的价格点制造类似的产品以满足我的客户,除了美国政府,”他说。

关税本身不足以促使公司在美国设立制造业,普林斯顿大学专注于工业政策的研究员凯尔·陈(Kyle Chan)表示。

“但假设它真的复苏了,我怀疑能否达到美国消费者长期以来享受的质量和价格水平,”他说。

“一旦一个行业消失,一旦你失去了更广泛的生态系统,那就真的很难再恢复。”

低价神话

成本无疑是企业选择从中国采购的重要原因。

但是专家表示,认为低廉的价格意味着低质量是错误的,而中国制造比其他地区便宜的原因并不总是与工人薪酬有关。

事实上,随着中国在价值链上向上移动,低工资已成为中国制造优势中相对较不重要的一个方面,康奈尔大学研究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副教授伊莱·弗里德曼(Eli Friedman)表示。

“你绝对不能说,由于中国工厂的工资仅是美国同行的25%,因此质量会是美国产品的25%。”弗里德曼说。“这是一种过于简单化的思维方式。”

像长时间工作和有意在同一行业工作几十年的文化规范,意味着中国的工人已经在某些领域变得更加熟练和专业化。

中国还是工业工具生产的世界领导者,这意味着工厂可以轻松调整机械设备以适应客户日益变化的需求。

因此,中国的工厂通常对客户的定制需求反应更快,更能精确地执行设计意图。

拼图公司Goodfit的联合创始人凯西·麦克德莫特(Casey McDermott)表示:“客户确实误解了中国的质量是便宜的。”

客户经常询问Goodfit的拼图是否在中国生产(确实是),因此麦克德莫特说,她试图找到一家本地公司来生产它们。

她找到的制造商给出的报价是她当前支付价格的三倍,但仍然无法满足与她在中国的供应商相同的生产标准,而那家供应商已经在这个行业工作了几十年,并积累了专业知识。

“我们的盒子是厚的,柔软触感的哑光材料。

我们的拼图块本身有非常紧密和令人满意的吻合度——它们很厚、不易弯曲,并且涂有类似帆布的涂层,”麦克德莫特说。

“这些所有细节都是国内工厂无法为我们复制的。”

另一个原因是,特别是小型和微型企业,选择中国进行制造是因为能够进行小批量生产。

其他国家的供应商通常需要从中国进口原材料,无论如何,在一些情况下,只有当客户订购大约1000个单位时,才经济上可行。

一位名叫梅丽莎(Melissa)的艺术家制作丙烯钥匙链,她表示,她可以向中国供应商下订单,最低只需三件产品。

“这对于设计很多但无法每种设计销售50个以上的艺术家来说是惊人的,”梅丽莎说,她因隐私原因要求只使用名字。

一站式购物

有时候,产品在其他地方根本无法获得。

杰夫·洛根(Jeff Logan)是宾夕法尼亚利维镇的Tattz Supplies的老板,自1990年代以来一直在纹身行业工作,早在一家德国公司发明了目前成为行业标准的预制纹身针筒之前。

洛根表示,目前没有美国公司制造这些针筒,而欧洲公司也不允许像他这样的商店添加自己的品牌。

这使得他只有一个选择:中国。

但是,与中国供应商合作的另一个优点是,他们通常也出售他所需的所有其他纹身用品。

“说实话,我可以获得你所需的一切,以便开设纹身店,”洛根说。“我不想说,但我觉得他们在资本主义上胜过我们。”

洛根描述了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占优势的一个关键因素:这个国家有庞大的人口,整个镇,甚至是几个镇,专门生产特定的产品或特定行业的特定产品,纽罕布什尔大学的副教授林章(Lin Zhang)表示,他在中国的小工厂进行了实地研究,并采访了当地卖家。

例如,中国东部的北仑镇就有超过3000家模具工厂,生产从蛋糕模具到特斯拉车件的模具。

几小时之外的高邮镇大约有1300家工厂,专门制造路灯和其他类型的路灯。

当这些镇的某家工厂设计出一种新产品时,附近的其他工厂可以迅速复制或稍作不同地生产自己的版本。

甚至有一个中文词来形容这些类型的仿制品:山寨(shanzhai)。

创造这样一个密集而快速演变的生态系统花费了多年集中努力。“这所有都需要供应链的灵活性。我认为这些都不是一夜之间建成的——这需要不同层面技术工人之间的长期合作,”张说。

工厂不会一夜之间出现

许多美国企业主告诉WIRED,当他们过去考虑在国内制造时,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挑战,如较高的成本、原材料来源困难、劳动力缺乏和监管限制。

洛根说,他曾“深入研究过这个想法”,想在美国建立自己的针筒制造线,但发现仅建立工厂就需要800万到1000万美元的资金,包括机器成本、模具制造和建造灭菌部门。

中国也是唯一能生产他所需的自动化机器的国家,而如果他现在试图回流,其仍然受到特朗普关税的制约。

汉包公司Bogg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金·瓦卡雷拉(Kim Vaccarella)表示,虽然有可能在越南制造EVA的产品,但当她研究从那里采购时发现,许多工厂都是中资企业,并雇用中国工程师。

“对于我们而言,中国在EVA制造方面非常成熟。

他们在EVA鞋制造上已经有20多年的经验,所以这是我们首选。”

如果Bogg尝试将制造转移到美国,瓦卡雷拉表示,她认为她还需要雇用中国人才,以确保生产线正确设置。

但她担心这会很困难,特别是考虑到特朗普政府当前减少移民的政策。

“随着我们在边境的情况,能够获得中国合作伙伴的签证来帮助我们建立这个业务,会不会很困难?”她问道。

另一个挑战是,许多产品的供应链已经完全全球化,不同的步骤分散在各个地区,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比较优势。

以电池中的锂为例,它可能首先在智利或澳大利亚开采,然后送到中国进行精炼,再送到日本或韩国进行包装,最后运送至欧洲或美国以放入汽车中。

“将这些类型的供应链转移到美国,无疑意味着美国工厂必须在每一个节点获得胜利,而不仅仅是最终产品。我认为这是一个真正的挑战,”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休·格兰特-查普曼(Hugh Grant-Chapman)表示,他在研究美中关系中的贸易和政治时发现了这一点。

仍在等待中

由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几乎每周都在变化,企业主不知道自己公司的状态明天会如何。

一些企业暂时停止了下单,而其他一些企业则关闭了,至少暂时关闭。

沃尔顿,卖间谍设备的商家表示,他目前不再从中国订购,但他的一些同事正焦急地查看着他们新下单的产品的关税率,期盼着这些产品的变化。

他还听说一些朋友为应对未来可能的经济困难,提前解雇了员工。

“最终,企业希望物价合适,而不希望失去客户或员工。”

护肤品牌Dieux的共同创始人夏洛特·帕勒米诺(Charlotte Palermino)表示,关税对经济的影响不容小觑,她在社交媒体上对此发表了观点。“这些关税正在逼迫我们在员工和客户之间做出选择。无论哪种情况,对经济都是不利的。”

图片源于:https://www.wired.com/story/tariffs-small-businesses-why-make-things-in-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