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www.inquirer.com/consumer/no-low-buy-challenge-philadelphia-spending-habits-20250421.html
中心城区居民邦妮·阿比特尔(Bonnie Arbittier)在2025年选择不购买任何新衣服。阿比特尔于2025年4月20日星期日在家中拍照。
阿比特尔在手机上保留了一份清单,记录她今年至今坚持不买的每一件外套、包包和服装。
三个月多过去了,这份清单让阿比特尔对自己的新年决心保持了自律:不购买任何衣物。即使是二手店的衣服,也不买。即使是为了特殊场合,也不买。
“每当我在清单上添加一项,我就会获得和点击‘立即购买’按钮时一样的内啡肽,”这位32岁的亚特兰大居民说,她从事健康科技相关工作。
她估计自己已经节省了超过1000美元。
阿比特尔的灵感部分来源于TikTok上推广无消费或低消费生活方式的视频。随着食品价格上涨、市场波动和消费者悲观情绪的上升,这一趋势在今年获得了广泛关注。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一月份,谷歌搜索“无消费挑战”(no spend challenge)的次数达到了历史最高点。
一些人采取极端的方法,削减所有非必要的支出,而其他人则在特定类别中消除消费。
一些低消费的人每几个月允许自己购买一件商品,或者在穷尽所有其他选择后(比如向朋友借用或从当地的“无任何购买群体”获取物品)才进行购买。
几位费城地区的消费者表示,他们选择低消费或无消费是为了还债、为重大支出储蓄,或仅仅是为了在紧急情况或经济衰退时手头有更多现金。
“对我来说,这是更有意识地花钱,意识到我需要存更多的钱,”48岁的米连娜·萨顿(Mylena Sutton)说,来自弗利海斯。“谁知道经济会发生什么?”
其他人希望减少浪费和对环境的伤害。有些人在停止在不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大型零售商购物后开始了这一挑战,比如那些在多样性、公平性和包容性政策方面退缩的商店。
“我想将我的钱用在我认为重要的地方,”32岁的凯茜·哈默(Kacii Hamer)说,她在费城和她的家乡斯克兰顿之间分居。
哈默是一名学前教师和婚礼摄影师,曾经生活在薪水到薪水之间。自1月份实施严格的无消费规则以来,她已经节省了大约5000美元。
为了让2025年成为无消费年,哈默在审计自己的月花费时受到激励。
“在11月份,我意识到我几乎花了一千美元在快餐上,”哈默说。她已经消除掉这个支出和其他支出。
自1月份以来,哈默取消了流媒体订阅,除了免费的Tubi。她种植了大多数食物,包括生菜、西红柿和黄瓜,自己制作黄油、酪乳和面包。她每周只吃一次肉,购买了大袋的米、藜麦和意大利面。在杂货店,她每周的支出不超过35美元。
每个周末,她支付一个活动,比如和男朋友一起玩30美元的迷你高尔夫。她表示,情侣每隔一个周就外出用餐,而她们都不喝酒。她在Facebook上寻找免费活动,并很少花钱买衣服。
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对哈默的身心健康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她表示。与其在下班后在沙发上看Netflix几个小时,她更愿意花时间投入自己的摄影事业、阅读书籍、编织、缝纫,和她的德国牧羊犬泽娃(Zeva)玩耍。
“我在外面园艺。我在温室里,”她说。“我每天和我的狗散步大约一小时,而不是二十分钟。”
某些人则寻求一个“无消费”十年。
来自弗利海斯的萨顿在十年前的一场火灾后重新评估了自己的消费习惯。
“当我做保险文件时,我意识到我声称很多我从未真正使用过的东西,”萨顿说。她从事调解与领导力咨询工作。
自那时起,她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演变。今年,在政治和经济不确定性中,她开始“加大力度”。
作为自雇者,她希望有资金应对潜在的经济衰退或政策决定影响她客户的情况。而且,她不再愿意把钱交给那些安保政策发生退缩的零售商。
萨顿今年只在线上买了两样东西,其中一件是礼物。她甚至削减了纸巾的消费,换成了一包30块可重复使用的擦布。
萨顿几乎不外出就餐,她表示,这种选择对她的经济和健康都更好——但并不总是对她的约会生活有利。
“这确实成为了一个话题,”萨顿说,尤其是因为她“也不打算Netflix约会。”
在康肖霍肯,房地产经纪人珍·本纳(Jen Benner)表示,她的“低消费和低浪费”习惯源自她的童年。作为家中最小的三个女孩中的一员,本纳总是穿着二手衣物。
现年33岁的本纳表示,她几乎不买东西,除了一个Netflix订阅和每周约150美元的杂货费供她和丈夫使用。他们每周外出就餐一次,每隔两个月外卖一次。
她的习惯始于她还是学生时的困窘生活,而在她逐渐意识到自己的环境影响后继续保持。
她的这种观点影响了她的朋友瑞秋·德怀尔(Rachel Dwyer)。
德怀尔告诉记者,过去八年来,她在需要某样东西时转向“无任何购买群体”、Facebook市场或二手店。她今年夏天买了一栋房子,但宁愿在一间房间里面临空着或者等待填充的状态,仍然对此心安理得。与其立即购买每一件“流行的新东西”,她更喜欢挑战自己“坐在不适中等待”。
“我们生活在一个持续满足的文化中:我现在想要这个,所以我需要立刻去找它,”从事保姆工作的德怀尔表示。
对本纳来说,这种终身习惯不再是出于财务动机。
“我在房地产行业赚钱很多,”本纳说。“我的思维方式已经深深地根植于我心中,所以我并不真的渴望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