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与全球地缘政治的未来

图片源于:https://www.meer.com/en/91546-the-united-states-china-and-the-national-interest

特朗普政府引发的贸易或关税战不断升级,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我们不怕”,并指出“没有赢家”;政府发言人补充道,“如果美国坚持这条道路,中国将战斗到最后”。

在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习近平身着毛式制服,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对人群表示:“中国人民不会允许任何外国势力践踏、压迫或奴役他们。”

与此同时,特朗普总统在加大对多国侮辱力度,甚至包括忠实盟友时,声称他们正在排队乞求宽恕,他称中国领导人为“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之一,我们相处得很好”,并表示双方会达成协议,还强调“美国是最强大的国家,拥有无人能想象的武器”。

历史教导我们,人与人之间由于自利动机而战争,但也可能是为了捍卫荣耀或尊严。很难想象目前这场发生在两个强国之间的贸易战会升级为武装冲突,尤其在核武器存在的背景下,战争将对所有人造成毁灭性后果。

反复有人提出这是对全球霸权的争夺,重演了新兴强国(在此情况下是中国)对主导强国(美国)的挑战,这种现象被称为修昔底德陷阱。

显然,若我们目睹的现象并非出自长期政策及国家利益的冲突,便无从谈论新兴强国的挑战,即使其优先选择在所有大洲上合作而非军事手段来发展和扩展其经济及文化影响力。

中国政府显然没有忽视其防御政策,保持着对1840年至1945年间,尤其是英国、法国、德国,特别是日本所犯下的严重羞辱、虐待及野蛮行为的记忆。

加之,与邻国(尤其是印度、俄罗斯和越南)的关系不时紧张,北京还对台湾施加军事压力,并与其他国家在南海存在未解决的冲突。因此,他们在创新、研究与新技术(包括太空与人工智能)上加强了国防政策,这也为整个经济带来了乘数效应。

美国策划者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寻求巩固其在欧洲的军事优势,通过补贴北约盟友,并依靠自上个世纪以来,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维持的经济、技术及文化霸权。

因此,美国通过纳入前社会主义国家,加强了北约的军事存在,发动了对塞尔维亚的轰炸,强加了科索沃的独立,并扩大战争于中东。主要目标是将俄罗斯隔离于其自然的地理环境——欧洲,其后果不言而喻。

华盛顿的政策将巨额资源投入到全球约800个军事基地的建设中,现拥有20万驻军及平民人员部署。与此相对的是,中国直到2017年才在其领土外开设了第一座基地,位于吉布提,而最近又在4月8日于柬埔寨建立了一个海军基地,这意味着他们目前只保持两个。针对在1500公里之外的澳大利亚海岸、位于南太平洋的所罗门群岛建立第三个基地的意图已经引起美国的质疑,但目前尚未落实。

中美之间战略规划的主要区别似乎体现在自2004年以来,中国政府在韩国开设了首个孔子学院,旨在促进文化交流,而目前孔子学院已在160个国家设立达496个,同时还有757个“课堂”教授普通话。

2017年启动的“一带一路”倡议也在推动贸易和投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种中国文化与经济的全球部署反映了长远的远见,不仅使中国增加了合作与贸易,还为自然资源投资拓展了空间,如今已涵盖广泛领域,包括港口控制等战略领域。中国规划者的眼光体现在教育上的巨额投资。2000年至2023年,美国大学授予的研究生和博士学位中,有120万和14万分别颁发给中国学生。这无疑是美国大学对中国经济和科学发展的某种补贴,帮助学术机构保持在全球最先进的水平。

因此,从2000年至2024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持续增长,到去年的数字达到4289亿美元,而美国当年的出口仅为1455亿美元,形成2954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中国所持有的美国国债达7608亿美元,相当于美国近30万亿公共债务的2.6%。特朗普总统对于贸易逆差和公共债务的担忧无疑是有道理的,这一状况在历届共和党和民主党政府中已经持续多年,并威胁着美国的实力。

然而,我们也必须记住古典经济学的一个老原则,即不存在绝对的贸易平衡,贸易对经济运作至关重要。

由美国政府引发的当前全球经济与金融局势的解决方式,必将在短期内显现出效果,可能会迅速反映在消费者的口袋上,从而影响到2026年美国即将举行的立法选举投票意向。

此外,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将均等影响所有国家,而中国则拥有一党制政治体制的优势以及经历过20世纪的自给自足与剥削所带来的经验。

特朗普总统与世界的贸易纠纷极不可能以战争收场。各方谈判者已经在讨论,除了关税外,议程中还必然包括乌克兰战争的未来、中东的局势以及巴勒斯坦的悲剧、伊朗及其核计划,或非洲持续的战争。

对于拉丁美洲来说,他们在此问题上的发言权似乎有限,尤其是墨西哥对其北邻的商业依赖,以及巴拿马对运河主权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