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en.people.cn/n3/2023/1118/c90000-20099372.html
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港,繁忙如蜂巢,巨大集装箱船不断进出。
退休四年、曾担任洛杉矶港西盆地集装箱码头(WBCT)副总裁的马尔克·惠勒(Mark Wheeler)虽然现在居住在南卡罗来纳州,但他对自己曾工作了数十年的港口依然充满关心。
每当谈起自己的职业生涯时,他总会想起一个令人兴奋的场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港口访问。
那是2012年2月16日,当时还是中国副主席的习近平参观了中国航运巨头中远海运在洛杉矶港的一个码头。惠勒回忆说,当时他担任码头运营经理,亲眼见证了中美之间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故事。
惠勒表示,他从未想过一位大国领导人会如此平易近人,习近平与每个人握手,并热情地向货船的船员们挥手,仿佛在与老朋友见面。
中远海运的一艘货船正在洛杉矶港西盆地集装箱码头停靠。
洛杉矶港是美国最大的集装箱港口,是中国商品跨越太平洋进入美国的第一站。
2001年,中远海运的子公司成 为该港股东之一,持有WBCT和长滩港的太平洋集装箱码头的部分股权。这标志着洛杉矶港快速发展的开始。
到2012年,WBCT的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50万个标准箱,占洛杉矶港总量的10%,为联邦和地方政府贡献了1亿美元的直接税收。
自2012年以来,中远海运始终坚持实际合作和互利共赢的原则,服务贸易部门,持续扩大在洛杉矶地区的航线、资本投资和技术投入。
“多年来,洛杉矶港在中美贸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惠勒指出,将洛杉矶地区港口的发展归功于两国之间的互利合作。
到目前为止,中远海运在美国直接创造了约2400个就业机会。通过与卡车公司、铁路公司、拖船服务及其他供应商的合作,中远海运的码头在美国创造了大约15000个额外的就业机会。
“中远海运积极推动洛杉矶和长滩港的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努力满足客户的运输需求。特别是在供应链紧张时,我们致力于解决能力不足和港口拥堵等问题,”中远海运(北美)副总裁顾全麟表示。
据顾全麟介绍,在美国新冠疫情严峻的高峰期,中远海运在美国的码头迅速利用多式联运,将重要医疗物资通过长滩港快速运送到中西部客户,这对此地居民响应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中远海运加强了对船舶减速、岸电使用、近岸排放及设备排放的管理。这与加利福利亚州政府长期倡导的绿色原则完全一致。
“在洛杉矶和长滩港的所有码头中,中远海运的码头始终走在保护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的前列,”中远海运(北美)执行副总裁保罗·纳扎罗(Paul Nazzaro)表示。
长滩港附近的130公里长的圣巴巴拉海峡是主要航运通道,也是全球蓝鲸迁徙的重要目的地之一。每年有很多蓝鲸、座头鲸和鳍鲸在7月至11月间出没。过高的船速会严重影响这些鲸类。
自2018年以来,中远海运积极开展“保护蓝鲸与蓝天”项目,目前已在111次航行中实施相关生态友好措施,为海洋生物筑起了有效的安全网,并降低了温室气体和悬浮颗粒物排放。
在2020年至2022年期间,中远海运连续三年获得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颁发的“保护蓝鲸与蓝天”项目的最高奖项“蓝宝石奖”。
洛杉矶区域出口委员会主席布莱恩·佩克(Brian Peck)表示,中国是加利福尼亚州最大的贸易伙伴,三分之一的中美贸易通过洛杉矶和长滩港进行。加利福尼亚州吸引了比其他任何州更多的中国投资,也是中国学生和游客最多的州。
加利福尼亚州与中国之间的紧密联系反映了中美之间的纠缠利益,彰显了中美经济和贸易合作的互利本质。
惠勒对《人民日报》表示,他真诚希望两个最大经济体——美国和中国,能够找到更多共同点,通过交流和对话,书写更多的合作与共赢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