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全球贸易战,经济专家表示困惑不已

图片源于:https://www.latimes.com/business/story/2025-05-13/trumps-uk-china-deals-leave-tariff-policy-more-confused-than-ever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与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Jamieson Greer)在瑞士会谈后发表讲话,谈到了与中国的贸易磋商。

对于唐纳德·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您是否感到困惑,包括他为何挑起全球贸易战、这一政策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以及对您钱包的打击程度?

加入这个俱乐部吧。经济学家、贸易专家、政治预测家和特朗普本人都同样感到困惑。

随着白宫最近宣布与英国和中国达成贸易“协议”,这种迷惑感只增无减。

这些引号是适当的,因为尽管特朗普口头上言辞胜利,但实际与这些国家谈成的究竟有多少实惠仍不明确。

例如,在周一,特朗普宣称他已经实现了与中国贸易关系的“全面重置”。

但实际上,这貌似并不准确,因为这一声明的核心内容主要是对最近一轮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和中国对美国商品加征报复性税的暂停为期90天。

事实上,这一声明表面上似乎反映了特朗普对他所声称实施的严厉关税政策的又一次妥协。

究竟这一所谓的停火协议能否持续90天,尚未可知。

即使它确实存在,也意味着在全球两大经济体之间关系的不确定性将在未来的90天中持续。

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的称赞主要集中在他内阁成员及其他随从之间。

例如,商务部长霍华德·鲁特尼克(Howard Lutnick)对与英国的谈判赞不绝口,尽管这些谈判显然没有实现任何具体成果。

“我们从10%的关税开始,最后还是10%。”鲁特尼克在上周的椭圆形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说。

“我们在45天内完成的,肯定是因为我们在为唐纳德·特朗普工作。”

股市投资者在特朗普不时反复的关税政策中显得十分紧张。

截至周一的收盘,标准普尔500指数自特朗普就职以来下跌了3.39%。

而以科技为主的纳斯达克(Nasdaq)指数自就职以来下跌超过5.3%。

这两个指数在年初至今均处于亏损状态。

让我们试着理清一些困惑。

特朗普向中国发射了一枚关税“鱼雷”,结果却让波音公司遭受重创。

在特朗普发起贸易战之前,波音已经面临与空客(Airbus)之间的竞争压力。

这并未使美国的顶级出口公司变得更加容易。

特朗普在2月4日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并在3月4日将其提高至20%。

这意味着从中国进口的一些商品的实际关税税率上升到了45%,包括对进口钢铁和铝的25%的关税。

4月5日,这一税率再次提高10%,反映出特朗普所描述的针对全球10%的“互惠”关税,这是为了回应世界各国对美国商品的关税。

几天后,特朗普将对中国商品的总体关税提高到了至少145%。

与此同时,中国也对美国进口商品加征了自己的报复性关税,最终设定为125%。

美中之间的贸易几乎停滞,西海岸港口的运输量,尤其是洛杉矶和长滩港,迅速减少,市场不断预测美国将在9月面临缺货。

今天的局势如何?

对中国的“互惠”关税将继续维持在10%;这也是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在上周末双边会谈中代表美国所提到的。

特朗普所称的对中国因其向美国出口芬太尼的行为而施加的惩罚性额外20%关税仍然适用。

作为回报,中国将其报复性关税从125%降至10%,但仍对美国的农产品保持关税——对鸡肉、小麦、玉米和棉花征收额外15%的关税,对高粱、大豆、猪肉、牛肉、海鲜、水果、蔬菜和乳制品征收10%的关税。

这对美国农民来说是个坏消息,尤其是中国曾是一个不断增长的市场,2022年的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364亿美元,而去年则缩减至247亿美元。

特朗普日前声称与英国达成的协议同样模糊。

首先,施加“互惠”关税的理由显得毫无道理。

特朗普曾将这些关税作为反制美国与目标国家之间贸易逆差的措施,然而英国是美国主要贸易伙伴中与美国贸易顺差的国家之一,即其对美国的购买额超过其对美的销售额。

(英国在美国贸易伙伴中仅排第八;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是前三大贸易伙伴。)

像对中国达成的协议一样,与英国达成的协议归根结底是达成继续进行谈判的共识,而不是具体的协议。

尽管特朗普和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Keir Starmer)为他们为“实现美国和英国公民共同繁荣的承诺”而相互致以祝贺,

但他们发布的文件明确指出,这“并不构成法律约束力的协议”,而只是预计一个“合理的谈判期”。

尽管如此,白宫提到的条款引发了美国汽车制造商的担忧。

这是因为这些条款包括将来自英国的进口汽车关税从25%削减至10%,而这些汽车和汽车零部件主要是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议(USMCA)所征收的。

“现在,从英国进口的汽车(美国国产含量很少)将比来自墨西哥或加拿大的、含有一半美国零部件的USMCA合规汽车更便宜。”

美国汽车政策委员会(American Automotive Policy Council),福特、通用和斯特兰蒂斯的游说团体对这一点表示了不满。

哪几家英国汽车制造商将是这一政策的主要受益者?

路虎(Land Rover)、捷豹(Jaguar)、宾利(Bentley)、劳斯莱斯(Rolls-Royce)、迷你(Mini)、迈凯伦(McLaren)和阿斯顿·马丁(Aston Martin)。

根据汽车市场分析师萨姆·菲奥拉尼(Sam Fiorani)的说法,2024年从这些品牌进入美国市场的车辆数量达到了103,000辆。

这又把我们带回特朗普将关税作为贸易谈判武器的做法上。

他的核心信念似乎是,美国每一个经历的双边贸易逆差都是对美国经济的损害,或者是对国家安全乃至主权的攻击。

许多经济学家对此观点感到惊惑。“美国一直以来处于贸易逆差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的布赖恩·雷因博尔德(Brian Reinbold)和易雯(Yi Wen)表示,“实际上,自1970年代以来,美国一直处于持续的贸易逆差——而且在19世纪大部分时间里也是如此。”

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贸易逆差对美国经济是有益的。 这反映了对促进美国快速工业化的资本货物的进口。

近年来,这也反映了美国的富裕,使得美国消费者能够从国外购买更多商品。

事实上,过去半个世纪以来的国际贸易体制一直是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的福音。

美国将制造产品(包括电子产品和婴儿衣物)中最低技能的工作外包给工资水平最低的国家,同时对那些工人所遭受的剥削——包括对成年人和儿童的虐待——选择性视而不见。

关税一直处于低位,更重要的是,保持稳定。

作为回报,像苹果这样的制造商品的卖方在美国消费者中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上市公司之一。

美国的股市和硅谷高科技公司的估值飙升,形成了新一代亿万富翁,他们的财富不再仅仅依赖制造业,而更多依赖服务业。

不可思议的是,正是特朗普将这一长期安排彻底打破。

并不是因为他认为全球化制造业在道义上是可疑的,而是因为他认为其对美国经济造成了损害。

需要指出的是,从2000年到2008-2009年的经济衰退,制造业就业人数确实出现了急剧下降。

根据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国际贸易专家凯尔·汉德利(Kyle Handley)的数据,这一时期损失的制造业岗位约为600万个。

但国际贸易只是导致这一下降的多个因素之一;自动化和“向服务业的广泛转变”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医疗保健、商业及专业服务、通信和运输等行业。

“许多变化都是不可逆转的。”汉德利在去年写道。

尽管如此,“对过去的怀旧仍然在国家的讨论中显得鲜活。”

特朗普未能或者不愿深入探讨美国贸易逆差的根源,并认为这总是由于非法贸易壁垒阻碍了美国出口,这可能解释了白宫关税政策的迷惑性走向。

“白宫若暗示贸易逆差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贸易壁垒,并且政府对数据的选择性引用(排除了美国有盈余的服务项目)进一步表明其主张的任意性。”

来自外交关系委员会的伊努·马拉克(Inu Malak)如是指出。

特朗普的交易谈判将如何继续进行,依然是个未知数。

一个问题是这些做法是否符合宪法,因为宪法将贸易政策的权力赋予国会。

对特朗普关税政策造成伤害的五名小型进口商提起的诉讼将在本周三于国际贸易法院进行审理。

原告方称,特朗普滥用了《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来声称其权限。

“政府的立场,”乔治·梅森大学的宪法法律专家伊利亚·索敏(Ilya Somin)表示,他代表原告出庭,“认为IEEPA授权总统对任何国家施加他们想要的任何关税,只要他首先宣称‘国家紧急状态’(而他们认为他可以出于任何原因随时这样做)。

但IEEPA中并没有提到关税,原告指出,这一法从未被用于强制实施或增加关税。

更何况,特朗普所声称的关税逆差无法上升到“国家紧急状态”的程度,因为在他上任时出现的贸易不平衡已有多年,甚至数十年之久,原告辩称。

剩下的问题是特朗普对国际贸易关系的破坏将会持续多久。

他的政策已经产生了一个效果:美国作为一个可靠的贸易伙伴的信任度受到了严重威胁。

几十年来,美国正是凭借这种可信度获得了利益。

恢复这些信任可能需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