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的国家安全:中共扩大“绝对”领导力

图片源于:https://thediplomat.com/2025/05/chinas-2025-national-security-white-paper-holistic-security-amid-rising-global-tensions/

5月12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关于“新时期国家安全”的白皮书,这是一份详尽的文件,概述了中国在全球不稳定和动荡的背景下不断演变的安全政策。

全球不确定性加剧,特别是在亚太地区,权力格局的变化、技术竞争,及从台湾海峡到南海的持续热点,显而易见,白皮书对此进行了阐述。

该白皮书提出了一种“整体安全”的国家安全理念,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和社会等多个领域,强调中国共产党(CCP)的领导地位。

尽管该文件旨在将中国展现为亚太地区的稳定源,但在主权、意识形态韧性和系统性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关于区域信任、全球治理和国内自由的重要问题。

习近平首次提出的“整体”国家安全理念,扩展了传统的安全概念,涵盖了来自网络空间、人工智能、生物安全和公共卫生等非传统安全威胁。

这一方法宣称“人民安全”是最终目标,以提升公民的“成就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然而,它却强烈优先强调“政治安全作为根本任务”,即维护中共的绝对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以及以国家利益为指导原则。

政治安全的重视伴随着对中国法律和制度结构现代化的呼吁。

白皮书强调了最近出台的诸多法律,包括网络安全、数据保护、反恐等,作为其构建强大安全屏障以应对“黑天鹅”(不可预测的)和“灰犀牛”(高概率的)风险的一部分,这些风险可能会扰乱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它还优先考虑技术自给自足,呼吁对关键基础设施和本土创新的投资,以最小化对外部制裁或供应链中断的暴露。

另一个主要主题是安全与发展的相互作用。

白皮书指出“高质量发展”无法在“高水平安全”的保障下实现,反之亦然。

因此,它将经济韧性视为国家稳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既是目标也是手段。

这一做法凸显了中国同时扩大国内消费,同时限制跨境数据流动、外资投资和学术交流的双重战略,都是以国家安全为名。

此外,文件还强调了习近平在2022年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Global Security Initiative, GSI),该倡议倡导共享安全和多边主义,并反对西方势力的“集团对抗”和安全泛化。

全球安全倡议将中国定位为全球南方的捍卫者,并作为美国主导的强制措施的替代选择。

白皮书宣称中国承诺保护自身安全及区域和世界的共同安全,强调在气候变化、疫情和网络犯罪等非传统威胁方面的合作。

关于亚太地区,白皮书揭示了复杂的观念。

它明确表示中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发展利益是不可谈判的,特别是在台海、香港、新疆、西藏和海洋权益方面。

中国承诺通过经济伙伴关系和对话为地区事务“注入稳定”,一方面引用北京在南海的领土争端和与日本在东海的紧张关系中保持整体和平的角色。

另一方面,它将外部压力描绘为生存威胁,包括对美国制衡的指控和对台湾分裂势力的支持,这可能会加剧邻国对北京强硬立场的警惕。

尽管白皮书强调中国的“社会和谐”和低犯罪率作为有效治理的证据,但其对安全的广泛定义却引发了关于法律透明度和人权的质疑。

在技术和经济政策的立法过程中包括安全机构,可能会在风险防范的名义下使国家监控和审查成为现实。

同样,尽管国际社会对中国在新疆和西藏政策进行了批评,白皮书对“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的强调可能暗示继续依赖强制措施。

世界将关注北京是否实施其“整体安全”理念,真正促进其所声称的稳定,还是为中共扩展海外权力和加强国内控制的幌子,正如其批评者所指控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