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策对中国崛起的影响及其全球战略

图片源于:https://theatlantavoice.com/can-china-surpass-america/

香港(CNN)——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的外交政策颠覆令盟友和需要帮助的国家感到不安。

他的政府削减了对外援助,威胁控制其他国家的主权领土,退出关键国际机构,并以拥抱俄罗斯的方式疏远欧洲。

这一系列令人头晕的举动,共同标志着美国从领导自由秩序向“美国优先”的退却,正好为美国最大竞争对手的传播信息提供了契机。

在这一“转型和动荡”的时期,中国的外交部长王毅上周在G20同事面前表示,中国有一个“更安全的世界”愿景,并重申了北京的“新安全道路”主张,强调没有联盟、“零和”竞争和“集团对抗”。

这个愿景——用来重新塑造一个中国认为被西方不公正主导的世界秩序的隐晦语言——已经成为中国领导层习近平推动自己成为美国替代全球领导者的基石。

观察家们表示,在特朗普的美国外交政策剧变后,北京可能会看到机会扩大影响力。

特朗普的动荡甚至在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外长会议上显而易见,王毅作为中国最资深的外交官上周在南非发言时,美国国务卿马尔科·鲁比的缺席意味着没有高层美国外交官出席,为这一集80%全球人口和四分之三国际贸易的国家提供一个美国反驳的机会。

表面上看,这一转变有可能加速中国作为全球大国的崛起,可能赋予第二大经济体更大的空间来赢得更多盟友,增强其全球领导地位,并使全球规范和规则——例如人权或安全方面的规则——转向其有利的一方。

但是,来自欧洲到亚洲的国家都清楚地意识到,北京的良性言辞与其行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例如在南海骚扰菲律宾船只、或恐吓自我治理的民主政体台湾等行为。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已发出信号,表示希望将注意力从其他全球冲突转向其与中国的竞争。与此同时,面对试图复苏疲软经济的努力,北京还将面临来自美国对其商品施加新的关税,这限制了其在扩大全球影响力方面的能力。

尽管如此,观察家们表示,中国可能会将这种逆风视为特朗普政策带来的机会。

“特朗普第二阶段时代无疑将削弱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领导力,”上海发展研究院本月发布的一项分析指出。

“随着其他国家,特别是欧盟和中国,积极响应,美国撤退所留下的权力真空可能会被他们填补……随着美国不再能够占据全球问题的主导地位,一个新的全球治理结构可能会出现,”该分析称。

软实力真空

中国一直在密切关注特朗普对美国对外援助部门的解散。

美国政府表示,已终止了90%以上的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对外援助合同,该行动在本周的法院文件中披露,在特朗普官员实施严厉冻结大部分对外援助的几周后,这些援助项目支撑着教育、健康和发展。

随着这些变化在最近几周的展开,部分中国国家媒体的英文报道对美国的援助发出了尖锐批评。

《环球时报》一篇有关USAID的文章称,外援被“美国视为维护其霸权地位和进行地缘政治操纵的工具”。

对此,中国长期以来将USAID视为其侧翼,指责其引发了“颜色革命”,并在全球范围内灌输美国代理人的意识形态。

自冷战以来成立的USAID在推动美国软实力和民主理念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有迹象表明,中国在美国冻结援助后,可能会采取针对性措施,在其视为战略重要的地区增加支持——这一举动与专家们视为两国之间在近年来的软实力竞争相一致。

例如,中国在柬埔寨投入440万美元用于排雷行动,而美国支持的八个省的地雷清除项目已被停止,相关报道援引柬埔寨地雷行动中心的消息。

总体而言,专家们表示,中国没有能力或意愿来填补美国援助的真空。

中国在全球发展中是一名重要参与者,在2000年至2021年间,向海外项目注入超过一万亿美元资金。

但与美国不同,数据显示,中国大部分的开发支出不是直接援助,而是贷款和其他融资。

经济紧缩使得北京已经远离了大额承诺,例如在习近平签署的“一带一路”海外基础设施计划下建设铁路和发电站,近年来转向更为适度的项目。

“特朗普给中国提供了一些机会,但中国可能无法利用这一美国的馈赠,”上海的外交事务分析师沈丁立表示。

“由于经济忧虑和(缩减版)‘一带一路’……我们没有更多资金去购买忠诚。”

即便如此,观察家们表示,中国可能会利用其他国家对美国的不确定性感到缺乏信心,来扩展其贸易和安全关系,获得关键矿产的进入。

各国在考虑与这两个最大的经济体打交道时,可能会将美国援助冻结和特朗普的关税威胁视为考量因素。

“北京可以向世界传递信息……美国在根本上会变得不可靠,”印度城堡Takshashila研究中心印太研究负责人马诺吉·凯瓦拉马尼表示。“你现在为什么想与北京进行对抗?”

本周与新闻网站Breitbart的采访中,鲁比表示,随着美国寻求抵制中国的全球影响,将会有“更多大交易”,如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但没有提供更多细节。

特朗普本月初与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共同表示,将进一步开发拜登时代的贸易和运输项目。

与此同时,已经有一些迹象表明,部分人士对特朗普时代美国援助撤回后,中国可能获得的利益表示担忧。

尼泊尔国会议员拉金德拉·巴贾金上周在社交平台X上公开信中警告说,特朗普减少美国参与所造成的“真空”将不可避免地被其他国家所填补,而这些国家并不共享民主和自由企业的价值观。

户外活动已经在尼泊尔等国遭受影响,两个主要的美国资助的基础设施项目以及财政资助的其他项目在美国援助冻结后被搁置,路透社报道称。

中国外交部在回应CNN的评论请求时表示,美国的“调整”是内部事务,北京“始终”根据能力提供帮助。

中国的援助“符合受援国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方面的需求”,发言人表示。

“检查与平衡”

但即使特朗普的某些举措为北京带来了潜在的机会,但仍然存在对其最终可能如何调整援助和外交政策——以及与中国的竞争的悬而未决的问题。

本月当被问及外援动荡是否为中国和俄罗斯扩大影响力提供了机会时,国家安全顾问麦克·沃尔茨在接受NBC的《与媒体见面》节目时表示,“这些任务和项目往往与推动抵制中国等战略美国利益不一致。”

美国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夫本月初在与欧洲伙伴的会晤中警告称,美国不再能够“主要关注欧洲的安全”。

相反,美国正在“优先考虑在太平洋地区威慑与中国的战争”。

特朗普的一些冒失外交举动仍然可能反过来对北京的利益造成损害。

巴拿马是拉丁美洲首个签署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曾在特朗普一再威胁要“收回”巴拿马运河后,宣布将退出这一计划,特朗普的声称是不实的,声称巴拿马将其运营权交给了中国。

而在欧洲,虽然特朗普官员本月初严厉指责欧洲和北约的同僚,并与俄罗斯亲近,但那里的美国盟友似乎反而受到鼓舞,将北约支出上调。

这一转变还意味着,北京正在密切关注华盛顿如何能够将紧密盟友莫斯科撇开,白宫已暗示可能希望实现这一目标。

尽管如此,北京仍将可能借此时机投放更多精力来修复与欧洲的紧张关系——如果特朗普对欧洲商品征收关税,这一潜在的机会可能进一步扩大。

截至目前,特朗普的政策并未动摇美国在亚洲的盟友,正如北京所期待的那样。

而且尚不清楚“美国优先”会否在亚洲留下安全真空或削弱美国在那里的联盟体系。

美国总统上个月与日本首相岸信夫和印度总理纳伦德尔·莫迪举行了似乎成功的会晤,并表示支持以太平洋为重点的澳英美三国安全合作机制(AUKUS)。

美国盟国菲律宾和日本周一同意深化防务合作,而这也表明特朗普的行动可能会反而巩固该地区的武器库和伙伴关系。

迄今为止,北京似乎在继续探查自己军事力量的边界,最近在塔斯曼海进行了一系列新西兰表示前所未有的实弹演习。

而周三,台湾指控中国在未提前通知的情况下设立“实弹训练”区域,此前一天,台湾海警扣留了一艘疑似在台湾海峡切割海底电缆的中国货船。

但是,北京将密切关注特朗普的政策及其盟国对此的反应如何影响其保卫在南海的领土主张,并接管自我治理的民主台湾。

沈丁立表示:“只要欧洲的战争结束,中国在我们这一地区的行动自由可能会受到更为严密的检查和制衡。”

“中方必须观察并计算如何调整其应对这一快速变化局势的新策略,”他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