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愤怒与中国的贸易优势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以全大写字母发泄了对中国的不满,称其“完全违反了与美国的协议”。这不仅体现出他的愤怒,更暗示了他在贸易谈判中的尴尬处境。

特朗普的愤怒源于中国在绿色技术方面加速的出口,而这一切发生在他刚刚推迟了几个月来威胁的关税提高之后。

尽管特朗普曾扬言对中国加征高达145%的关税,但在日内瓦的谈判中,这一数字已被削减至30%。对中国电动车、太阳能设备和关键矿物的关税计划要么被削弱,要么被延迟。

美国官员的解释是需要更多的时间与“利益相关者”进行“磋商”和“确保合规”。但现实却更加严峻:华盛顿在贸易问题上显得犹豫不决,而北京则表现出强硬立场。

中国对美国商品的报复性关税在日内瓦谈判后从125%下降到10%,这显示出美国在应对中国时面临的挑战。

特朗普的贸易团队意识到了潜在的风险。美国企业仍深陷于中国的供应链中,报复性关税将在消费者已经疲惫于通货膨胀的时候进一步推高成本。

全球投资者对任何贸易不确定性都十分敏感,可能迅速惩罚美国产品及以美元计价的资产。市场正发出警告信号,美国国债收益率再次上升,而这并非因为需求激增或经济恢复。

正如特朗普在其竞选中承诺的那样,税改、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更多的军费开支都意味着需要迅速出售更多债务。

但如果华盛顿看起来正在毫不犹豫地向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贸易战冲去,外国买家很可能不会继续出手。中国对此心知肚明,特朗普的团队也明白这一点。

这就是为什么尽管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威胁不断,其政府却悄然放松了态度。中国制造的电动车、电池和太阳能模组并不直接涌入美国,而是通过在墨西哥和东南亚设立的子公司绕过了直接的贸易障碍。

对中国进口的关税并不能触及为了规避贸易壁垒而建立的复杂中介网络。无论关税威胁多么严厉,重拳都无法落下。

特朗普却显得急于让自己看起来强势,反而在社交媒体上愤怒呐喊,而未能提供实质性的成果。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中国正在进行长期战略布局。在特朗普愤怒的同时,中国的贸易顺差在2024年再次飙升,达到近2800亿美元。

中国企业在全球电动车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其太阳能公司在价格上远远低于西方竞争者。这不仅关乎规模,更关乎速度和专注度。中国能够在几周内实施工业政策,而美国则需要数年时间,且效果尚不明确。

现实是,美国无法通过加征关税来解决这一问题。2018年至2020年的贸易战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特朗普之前的关税导致美国家庭损失了数十亿美元。

根据纽约联邦储备局的数据,到2020年,这些关税每年对美国家庭的成本为830美元。工作岗位并没有从海外涌回美国,制造业没有复苏,价格却上涨了,中国则进行相应调整。

如今,随着美国国债市场趋紧,财政空间缩小,供应链变得更加复杂,进一步加征关税将是经济自我毁灭。尽管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愤怒呐喊,但市场已经价格化了第二次关税爬升的预期。

在共和党立法者和捐助者中,越来越多的不安开始上升。他们支持的是放松监管、减税和“美国优先”的能源政策,而不是通过关税抑制经济发展和刺激通胀。

这并不是他们所支持的方向,显然,他们正在告知特朗普的顾问。

特朗普所称的“好人”一说不仅是夸张,更是自我投射。他试图自我描绘为被背叛的人,来掩盖自己首先让步的事实。这是常见手法:把自我软弱框架为他人之误,发泄怒火,转移注意力。

然而,市场并不被愚弄,中国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北京看到了裂痕,感受到了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泄的恐慌,并明白他手中已经没有多少牌可打。

特朗普的强硬关税威胁更像口号而非战略。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预计会有另一次特朗普式的让步,现在被广泛嘲讽为“TACO”即“特朗普总是退缩”。

特朗普的团队或许会再次重新包装这一政策——更多的磋商、更多的审查,避免“意外后果”的愿望。但方向已经明确,美国国债市场正在向外界传达这一点,政策机器正在放慢,而特朗普在全球贸易中甚至无法主导条款的现实正在暴露出来。

虽然特朗普的社交媒体可能会愈加喧嚣,但这一次,他越是高声呼喊,越清楚地表明他正失去与中国的斗争。

图片源于:https://asiatimes.com/2025/06/trumps-china-rant-cant-hide-his-trade-war-retr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