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北德克萨斯州展览《自然与人工》:细致的版画与绘画之美

尽管《自然与人工》展览不是最引人注目的或最大的展览,但它无疑是北德克萨斯州最具回报性的展览之一。

此次展览展示了来自16世纪和17世纪的10幅蚀刻、雕刻和绘画作品,均来自达拉斯艺术博物馆的收藏,并展示在博物馆二楼一间柔和照明的画廊中。

由于纸上作品易于褪色,因此不能接受直接光照或长时间展出,因此趁这些艺术品展出时前去欣赏是非常必要的。

大多数作品在达拉斯艺术博物馆内已经展出一段时间,但仅偶尔悬挂在画廊中;这里有些作品则是首次在博物馆展出。

这个画廊空间面积不大,墙壁颜色深沉,能够吸收多余的光线,这样的环境鼓励观众进行近距离的观察,展出的作品从iPhone大小到iPad大小不等。

在1500年左右,版画的流行——作为第一批机械复制的艺术品——使得艺术理念和艺术家的声誉迅速传播,这在以前的时代是无法实现的。

艺术家和收藏家们借此建立起泛欧洲的品位和声誉,无需亲自经历横越阿尔卑斯山的劳苦旅程。

例如,阿尔布雷希特·丢勒曾从德国前往意大利亲自研究伟大的意大利艺术作品,而丢勒的版画收藏家们则可以在自己舒适的客厅中欣赏他的研究成果。

蚀刻和雕刻所能表达的细腻细节及其缺乏分散注意力的色彩,特别适合于对线条和纹理的细致研究——这一点在丢勒这样的天才手中更是尤为显著。

他仅用黑色线条和白色背景所能产生的调子范围令人惊叹。

丢勒在1498年的作品《海怪》中,一位女性安静地躺在带有鳞片的胡子水怪背上,水怪正向一个沼泽河岸前进,背景中有一座童话般的城堡和几位沐浴者。

冗繁精致的古典风格裸体与北方乡村的结合正是丢勒所引领的北方文艺复兴的特色。

如今展出的另外两幅作品是乔治·佩茨的《巴黎与欧农娜》与扬·哈门斯兹·穆勒的《自然之神与酒神逃避维纳斯》(依据斯普兰杰),画中有有品位地披着衣物的裸体情侣在森林中悠闲地享受生活,仿佛亚当和夏娃的更为成熟和世俗的表亲。

同样,地中海人物恰到好处地与德意志森林结合在一起。

穆勒作品中的寓言人物以高文艺素养与低俗幽默的结合,直白地阐释了这样一种古老的谚语:“没有谷物与葡萄酒,爱情就会变冷。”

在几幅圣经场景中,艺术家们对细腻风景的渴望甚至超越了艺术作品的名义主题。

卢卡斯·范·莱登的《园中的挣扎》中,所谓的花园实则是一片贫瘠的岩石(以细腻的方式展现),而在约翰内斯·范·杜特库姆及其父亲的《名义的悔改者玛丽亚·马达肋纳》中,悔改的玛丽亚·马达肋纳位于画面右下角的小屋中,作品的绝大部分则展示了一幅如诗如画的阿尔卑斯山谷,蜿蜒的河流、陡峭的山脉、参天的森林和弯曲的小路。

总体来看,本次展览展示了北欧艺术的一般发展轨迹:虽然16世纪的作品中,古典神话与圣经人物的轻松交融是高文艺复兴的典型特征,但这种主题到17世纪逐渐退居重要性,艺术家开始更关注风景和日常题材,这些主题后来与新教北方的艺术紧密相连。

这种高尚的宇宙主题向精致、朴素题材的转变在伦勃朗与阿德里安·范·奥斯塔德的一系列苇草农舍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观众可以容易想象自己被邀请进这些家中,享用一个温馨的午餐和交流。

奥斯塔德的打盹的小猪与伦勃朗的树木及宁静的运河共同营造着舒适的氛围。

在伦勃朗的农舍场景的右下角,微小的身影不再是如杜特库姆的玛丽亚·马达肋纳那样传说中的圣人,而只是一位欣赏风景的人,正与博物馆的观众一样,愉快地描绘眼前的场景。

当然,尽管17世纪的艺术中仍然保留了古典与基督教的主题,如伦勃朗的跪地祈祷的圣杰罗姆与约翰·海因里希·罗斯的罗马遗址,但与佩茨与穆勒早作品中那些摆姿势、展示肌肉的裸体相比,这些主题看起来更加微妙和温和。

同样,罗斯作品中安静的牛群也是平和与宁静的象征。

除了传播声誉和风格之外,机械复制的魔力还增加了艺术藏品的数量,使得更多具有品位的人士能够成为收藏者。

直到今天,初学者通常被谨慎地建议先购买版画,再进入绘画领域,这是一种更为实惠的方式来培养对艺术家的品位。

同样,小型地方博物馆可以利用版画做更多的事情,而不是更昂贵的媒介。

因此,本次展览不仅展示了一些德克萨斯地区早期几位文化收藏中产阶级赞助者的贡献,其中一半的作品,包括丢勒和三幅伦勃朗作品,都是加尔文·J·霍尔姆斯遗赠的,他曾是达拉斯版画与绘画协会的创始人。同时,他还把自己的一部分版画收藏捐赠给南方卫理公会大学和达拉斯公共图书馆。

霍尔姆斯逝世后,达拉斯艺术博物馆的策展人约翰·伦斯福德称赞了他“低调的恒心”。

另一位捐赠者是海兰公园的亨利·霍利,他在克利夫兰担任策展人长达四十年,但仍不忘故乡,将罗斯的素描赠予达拉斯艺术博物馆。

梅多斯博物馆的创始主任威廉·B·乔丹则捐赠了穆勒的雕刻。

素描和版画通过剥离一切多余元素,将艺术作品缩减至其本质:仅仅是在一张小纸片上表现的一幅黑白创作。

它们是观众直接、专注观赏的理想对象,而这些作品不久便会被送回阴暗的储藏室以便保存。

图片源于:https://www.dallasnews.com/arts-entertainment/visual-arts/2025/06/07/nature-and-artifice-at-dallas-museum-of-art-rewards-a-close-l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