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www.hudson.org/politics-government/diplomacy-theater-chinas-obsession-beijing-washington-summits-miles-yu
上周,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习近平进行了长时间的电话交谈,接受了习近平的邀请,计划近期访问北京。
美国总统希望通过这样的峰会解决与中国的具体问题,包括芬太尼、稀土材料和关税,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则寻求“重置”美方对中共的整体政策。
对习近平来说,这样的峰会不是谈判或善意的工具。
它们是叙事战争的武器——旨在欺骗、打击士气和主导的剧本化表演。
这些会晤的赌注不仅仅是象征性的。
每一次按照中共的条件安排的会议,都在强化一个力图以其威权形象重塑全球秩序的政权。
尤其是在中国这一帝国首都举行的峰会,历来是中共巩固国内权力与在国际上展示实力的手段。
毛泽东利用尼克松1972年的访问掩盖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并恢复他岌岌可危的合法性。
在1978年和1979年,邓小平成功而巧妙地利用“美国牌”,让易受操控的卡特总统将他呈现为中共的“最高领导人”,而邓小平当时正深陷一场激烈却未决的内部权力斗争。
1989年天安门广场的血腥事件后,中国领导人再次利用美国总统的参与来合法化他们对权力的控制,并掩盖暴行。
习近平只是在 recycling 这一模式,但制作水平更高,野心更大。
如今,习近平面对着他自己造成的风暴。
他的“零新冠”政策使经济陷入瘫痪,打压私人企业使创新和资本流失。
青年失业率飙升,房地产市场岌岌可危。
曾经传奇的“中国增长奇迹”如今在国家宣传的高墙之后蹒跚而行。
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看透了无误的神话,习近平心知肚明。
因此,与美国总统的峰会至关重要。
这不是为了外交,而是为了生存。
对中国人民而言,美国总统与习近平并肩而立的画面将被播报为证据,证明他们的领导者在全球舞台上毫无挑战和备受尊崇。
中共将通过其严密控制的媒体,淹没国内的不满,展现国家主义的壮观。
习近平并不寻求对话;他是在制造同意。
这种幻觉并不止于中国的边界。
此次峰会的目标直指美国的亚洲盟友:日本、韩国、菲律宾、台湾、印度和越南。
这些国家在北京的军事和经济胁迫下,期待华盛顿作为抵御中国侵略的唯一反制力量。
当美国总统在北京与威胁地区和平的习近平握手微笑时,发出的信息是:美国并不认真。
美国可以被迎合,美国将选择妥协。
更糟的是,这一整场盛宴遵循一种熟悉的中国战术:先加剧紧张局势,然后以“合作”作为解药。
这是一种非出于国家能力的策略,而是列宁主义的操控。
中国先提高温度——骚扰美国飞机、威胁台湾、在南中国海对船只进行打压——然后向焦虑的华盛顿伸出外交橄榄枝。
期望的结果是:获得战略让步、软化言辞或仅仅是道德等价。
这一圈套极为有效。
之前的美国政府曾纷纷急于抓住建立危机热线、恢复对话或签署模糊公报的机会。
然而,北京在危机爆发时却习惯性地忽视这些热线。
在1999年对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的轰炸和2001年EP-3侦察机碰撞事件中,中国将军根本不接听电话。
这些机制的存在并非为了解决危机,而是为公关服务。
它们是诱饵,而华盛顿却不断上钩。
让这一循环变得更加危险的是两国在外交方式上的根本不对称。
美国在有形的领域运作:识别问题、谈判条款、实施解决方案。
中国则运作于感知、意识形态和权力的领域。
每一次峰会都不是论坛;而是舞台。
每一次交谈都不是对话;而是讲道。
信息始终不变:西方在衰退,美国是罪魁祸首,中国是受害者,只有中共通过习主席的无误智慧,才能将世界引向秩序与安定。
这不是外交,而是欺骗。
以前的美国政府屡屡将这一点误认为是进展。
如果特朗普在北京走进会场时,没有坚定的清晰和不妥协的决心,他将冒着成为一个更大表演中的道具的风险。
习近平不需要在谈判桌上取得胜利。
他需要的是一张照片、一句引文、一种姿态——可以被包装并向14亿人民广播的东西,作为世界依然向中南海俯首称臣的证明。
更糟糕的是,如果此次峰会被框架为“重置”或者外交突破,它将使中国受到鼓励,动摇美国的盟友,削弱威慑并邀请更多侵略。
中共将软件视为投降,将微笑视为软弱。
历史不乏警告,然而教训却始终被忽视:在习近平的条件下举行的峰会服务于党,而非和平。
美国与中国之间的竞争并不是通过茶水与握手可以解决的误解,而是根植于自由、透明度和法律的体系与控制、监视和暴力权力之间不可调和的对抗。
如果美国未能认识到这一点,如果继续沉迷于外交可以驯服以谎言和恐惧为基础的政权的幻想,它将失去远不止于面子。
赌注太高,无法进行幻想。
在北京的峰会不是缓和关系的机会,而是一场意志的考验,双方都必须对此有清晰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