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斯·斯图迪对美国历史的独特理解与贡献

韦斯·斯图迪的获得这一殊荣,实在令人欣慰。他不仅在他所称的“皮革与羽毛”历史电影中献身演出,更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俄克拉荷马州的奇洛科印第安农业学校就读之后,斯图迪加入美国军队,并参与了越南战争。返乡后,他积极投身于土著权利的运动,成为草根美国印第安人运动的一部分,参加了1972年的“破碎条约之旅”游行和1973年对温伤膝的71天占领行动。

斯图迪帮助复兴了一份切诺基报纸,教授土著语言,随后转向了演艺事业。在《与狼共舞》和《最后的莫希干人》等成名作之后,他在《热情》、《街头霸王》、《杰罗尼莫:美国传奇》和《阿凡达》等影视作品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斯图迪常常被誉为赋予土著角色更多维度的人物,并为以原住民为主的项目铺平了道路,如《拉瑟福德瀑布》和《保留地犬》。在他荣获奖项的典礼前,斯图迪接受了《费城声音》的采访,谈及了他一些著名的角色、将演技视为对战争精神的替代以及他不断演变的历史理解。

在费城美国革命博物馆接受采访时,斯图迪被问到他是如何首次了解到美国革命的故事。在学校学到这些内容时,他对此的感受又是怎样的?

斯图迪表示,那时他对历史及其对自己人民的关联并没有深入理解,因为当时的自己还很小,大约是四、五年级。他认为那时间的历史课程就像是其他故事一样,只是他们被告知的内容,而并未与自己的生活产生实质的联系。他回忆说,“我对这问题不能准确回答,但对我来说,那只是一段时间的记载而已。”

当被问及何时开始意识到自己与更广泛历史之间的联系时,斯图迪说:“很久之后,经过越南战争和回国的经历后,我才真正意识到历史对我的个人生活的影响。” 这段经历使他逐渐了解到,自己的家庭、同族、整个民族以及更广泛的社会都与这段历史息息相关。

斯图迪进一步阐述道,在历史上,他认为美国革命是对土著民族发展的一次重大影响,因为他们不得不面对来自欧洲的强大势力。他提到,许多不同的国家,包括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纷纷涌入北美,这样的局面直接影响到土著人民的生活与历史轨迹。

他表示:“这让我了解到不同权力的形成,以及我们作为土著人民在这整个过程中的角色与影响。”

谈到自己参与温伤膝等抗议活动时,斯图迪强调,正是因受当年社会动荡的启发,才让他走上了这条道路。他指出,尤其是在1970年代,当时的社会动荡与今天并无二致,很多人还是在推动他们所信仰的更好政府理念。

“这是一个涉及文化与社会革命的周期,我相信社会与文化总会经历这样的过程。”斯图迪表示,现在的时代能决定年轻人未来的生活方向,这种未来或许会在30到50年后再次迎来变化。

对于自己的文化与社会革命的参与感,斯图迪认为他在年轻时并没有意识到。他认为,许多年轻人都是接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因而并不存在对未来的清晰了解。直到30岁,他才意识到自己真正参与到塑造自己生活的过程中。

“每个人都参与自己的生活,创造出社会的生活,但大多数人在年轻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说道。

关于现在的政府,斯图迪认为,目前白宫内缺乏对整体利益的关注,许多人只在为各自的个人议程运作,“对年轻人的未来生活缺乏深思熟虑。”

谈及自己从越南战争后面临的心理挑战,他提到,战斗经历让他在平静生活中感到极难适应,并产生了对肾上腺素的需要,这种需求驱使他追求极端和刺激的生活,而这无疑导致了自我毁灭的倾向。

他提到,战后归来的许多退伍军人都在经历这样的转变,面对着从战争时期的激烈竞争到平静生活的巨大落差。他强调,这是心理创伤后遗症的一个主要成因。

而后他找到了表演,演技为他提供了重新体验肾上腺素的机会,并且让其在演出过程找到了一种与过去对抗的疗愈方式。

“表演为我带来了恐惧与焦虑,这让我成为了一个活着的人。”斯图迪说,回想起通过对话和角色扮演,演技使他获得了面对恐惧的重建。

斯图迪在职业生涯中多次使用土著语言,凭借其对多种语言的掌握而受到赞誉。他的目标不仅是能读出语言的发音,更是希望能在土著民族中传达情感。

谈到与迈克尔·曼恩导演合作《最后的莫希干人》时,斯图迪强调,导演对于角色的深入挖掘使得他的角色马古阿变得立体起来。他没有明确去要求改变,而是在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角色的丰富性。

在准备角色的过程中,斯图迪表示,自己的军事背景使他在处理战斗场景时游刃有余。学习武器操控和体能训练让他更好地投入角色,生存本能和对生死的思考相结合,使得他在表演中得心应手。

关于这一奖项,斯图迪认为,他的许多角色帮助挑战了对土著历史的固有理解。他坚信,他的角色无论是好是坏,都是在为自己的民族辩护。

“在我的理解中,所有角色在各自的叙述中都是经过精心构建的,无论他们做了什么,都是出于对自己生活的切身考虑。”

斯图迪的经历不仅映射了个人的成长与政治觉醒,更在于他通过艺术表达对社会和历史的深刻思考,为公众传播了更平衡的理解。

图片源于:https://www.phillyvoice.com/wes-studi-interview-museum-american-revol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