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辛基——私营公司苍宇空间技术正在计划建立一个商业数据中继星座,采用新颖的轨道组合,标志着中国商业生态系统的持续扩展。
苍宇空间技术在6月9日至10日于四川省眉山市举行的第三届眉山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大会上介绍了其计划。苍宇副总裁魏晓辉详细讲述了一个覆盖全球的基于空间的信息传输系统,包括极地地区。
该星座将由13颗卫星组成,分布在不同轨道中。其中6颗将在中地球轨道(MEO)运行,4颗将被放置在地球静止轨道(GEO)高度为35,786公里的带上,另外3颗则处于倾斜的地球同步轨道(IGSO)。
GEO卫星将提供特定区域的持续覆盖,IGSO卫星则提供重叠覆盖和更好的观测角度。演示文稿中还提到了计划使用Q/V波段,这些高频范围通常用于高容量卫星通信。
演示文稿声称,该混合系统是全球唯一结合高轨与中轨的商业中继卫星系统。在中国航空航天术语中,GEO通常被标记为“高轨”,相对于低地球轨道(LEO)和中地球轨道(MEO)而言。SES的MEO O3b mPower系统可能是最接近的商业类比。
根据公司的展示,使用案例似乎包括无人机的数据中继、发射载体的遥测、海洋和航空资产的监控,以及在偏远或农村地区的物联网和数据节点。
该公司还将其中继系统称为“基于空间的丝绸之路”,这表明与中国更广泛的数字和基础设施外交(如一带一路倡议)之间的某种对齐。
苍宇表示,第一颗“高轨”卫星已进入生产阶段,预计2026年底前发射。苍宇一号的重量预计达到1,700千克。
这些计划表明,中国商业活动的进一步增长与多元化,从低轨道扩展到中轨和高轨,以及越来越多的公司进入太空基础设施领域。
清华大学与上海政府的合作机构清宵科技目前已在中地球轨道有两颗卫星。同时,中国正在建设至少两个巨型星座,即国家的国网系统和准商业的千帆星座。
苍宇空间技术(全名苍宇天际(北京)信息与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12月,位于北京海淀区。公开可得的记录提供的信息有限,但该公司可能包括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CAST)等国有承包商的前工程师,因为其在中国高轨道领域的主导地位。
尽管在内部运作、人员和技术里程碑方面透明度较低,苍宇在一些领域已取得显著进展。它已与发射服务提供商签署协议,并开展首个国际合作。
2024年7月,马来西亚的Angkasa-X与苍宇和ADASpace签署了为期多年的合作协议,以建立一个卫星星座、地面站和一个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得到1亿美元的支持。
根据《马来西亚边缘》的报道,Angkasa-X已获得马来西亚通讯与多媒体委员会和国际电信联盟的批准,计划建立一个由500颗LEO卫星组成的星座。
苍宇在2024年6月与三家中国商业发射公司(CAS Space、银河能源和奈宇空间)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和意向书。这些协议分别在2023年8月至2024年3月间达成。
图片源于:https://spacenews.com/chinas-cangyu-plans-mixed-orbit-commercial-data-relay-satellite-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