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功进行新一代载人飞船应急逃逸测试

中国在其面向月球和低地球轨道任务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发射台逃逸测试。

该测试于6月17日在位于戈壁沙漠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

东部时间凌晨12:30(协调世界时间04:30;北京时间12:30),发出点火命令,触发了“梦想飞船”发射逃逸系统的固体推进器,

中国人类航天办公室(CMSEO)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测试的录像显示,逃逸系统迅速将飞船从地面抬升。

约20秒后,飞船达到了预定的高度。

返回舱与逃逸塔分离,并成功地部署了降落伞。

返回舱在12:32安全降落在指定测试区域,使用了气囊缓冲系统,标志着测试的圆满成功,CMSEO表示。

此次测试旨在验证在紧急情况下将宇航员从火箭中转移到载人舱所需的系统。

这一里程碑式的测试为中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奠定了基础。

中国计划在年内进行一次最大动态压力下的飞行逃逸测试。

CMSEO尚未透露测试的具体时间。

当前尚不清楚是否在酒泉或沿海的文昌航天发射场进行该测试。

中国可能会使用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或专门设计的测试火箭,从文昌模拟溅落与回收,以支持未来的载人登月任务。

根据CMSEO的信息,这次测试是自1998年神舟飞船的发射台逃逸测试以来,中国的首次相关测试。

“梦想飞船”从传统的“火箭负责逃逸,飞船负责救援”的模式,转变为由其自身完全负责逃逸控制和宇航员安全的制度。

美国宇航局在2010年于美国陆军的白沙导弹试验场进行了“猎户座”载人飞行器的发射台逃逸测试。

“梦想飞船”是中国的新一代载人飞行器,采用模块化设计,分为低地球轨道和载人登月的两种变体。

部分可重复使用的低轨道版本可以容纳多达七名宇航员前往天宫空间站,或者搭载更少数量的宇航员和高达500公斤的货物。

月球变型的质量可达26000公斤,将携带三名宇航员飞向月球轨道,并在该轨道与单独发射的着陆堆叠对接。

在2020年,中国发射了一台“梦想飞船”的样机,时称为“下一代载人飞船”,用于长征五号B火箭的试飞,以测试高速度再入。

CMSEO表示,“梦想飞船”将成为空间站运行和月球探测任务的核心载人飞行器。

“此次测试的成功为未来的载人登月任务打下了重要的技术基础,”CMSEO在声明中表示。

与相关飞船的开发工作,包括长征十号运载火箭和月球着陆器的研发工作正在稳步推进,预计将按计划进行后续测试。

长征十号采用三具直径5.0米的核心级,搭载YF-100K火箭引擎,基于长征五号的发展,其发射设施目前正在海南岛文昌建设。

图片源于:https://spacenews.com/china-conducts-pad-abort-test-for-crew-spacecraft-advancing-moon-landing-plans/